專項債規模創新高中小銀行「補血強身」

2023-12-16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專項債規模創新高中小銀行「補血強身」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2月14日,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規模已達2082.8億元,是2022年全年規模的3.31倍,達到歷史高點,年發行規模首破20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中小銀行主要通過利潤留存等內源性方式補充資本,因為其外源資本補充工具受制於經營資質,專項債是重要途徑,建議相關部門儘快出台相關配套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發債的綜合成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專項債補充資本金在短期內能夠緩解中小金融機構資本金短缺,但並不能作為穩定的資本來源,只有從根本上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改善業務經營能力才是根本。

專項債發行量升高

12月13日,中國債券信息網公示信息顯示,2023 年海南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一期)計劃發行總額100億元,品種為記帳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券。本期債券期限為10年期,利息按每半年支付,存續期內第6—10 年(2029—2033年),每年按發行規模的20%償還本金。本期債券發行後可按規定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流通。

據了解,海南省政府已將本期債券納入海南省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以募投項目對應的股權分紅收入和股權市場化轉讓收入作為主要償債來源。本期債券募集資金100億元擬通過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注入擬成立的海南農商銀行,全部用於補充海南農商銀行的資本金。

12月2日,公開信息披露,2023 年山東省政府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一期)計劃發行總額為250億元,品種為記帳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券,債券期限為10年。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債券存續期第6—10年(2029—2033 年),每年的12月11日按發行規模的20%償還本金。

據了解,上述債券為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山東省省本級、濟南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台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澤市的支持中小銀行發展項目。本期債券擬募集資金 250億元,用於省本級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40家農商行項目、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濟南農商行項目,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萊商銀行項目等合計84個項目。

另外,山東此次計劃發行債券收入、支出、還本、付息等納入山東省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償付保障程度高。本期債券募投項目收入主要來源於銀行利息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投資收益等,總債務存續期內募投項目可償債收益能夠覆蓋總債務融資本息。

中小銀行專項債是指地方政府為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而發行的債券。2020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地方政府通過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主要分為認購中小銀行合格資本補充工具和間接入股兩種模式。

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有海南、山東、廣西、河南、貴州等多地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債券19隻,發行規模達2082.8億元,是2022年全年規模的3.31倍。相較而言,2020年,中小銀行專項債共發行7隻,發行總額353億元;2022年,發行19隻,發行總額1594億元;2022年共發行5隻,共計630億元。

強化經營收益是根本

今年,多地發布中小銀行專項債新增額度通知。天津預算調整報告披露,今年1月財政部印發《關於下達天津等12個省份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的通知》【財預(2023)4 號】(以下簡稱「4號文」),下達天津67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天津將專項用於補充天津銀行資本金。

另外,2023年1月18日,財政部下達內蒙古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新增專項債券限額200億元。本次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分配,要嚴格按照《財政部關於下達內蒙古等6省份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新增專項債券額度的通知》【財預〔2023〕5號】(以下簡稱「5號文」)要求,綜合平衡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與實施破產救助的成本效益,比較分析農村信用社單體補充資本與整體實施自治區聯社改革支出成本和效果,堅決杜絕專項債券資金一注入銀行就形成損失的現象。

經統計,財政部通過上述4號文、5號文向18個地方下達了中小銀行專項債額度。如天津、廣西、雲南、安徽、新疆、河北、大連、寧夏等地區。

一位北京地區金融人士表示,中小銀行更傾向於採用轉股協議存款的模式,城商行、農商行在經營和管理方面相對於農村信用社表現更出色,擁有更多的資本補充途徑,考慮到還款資金的可靠性以及資本補充效果,更多地選擇了轉股協議存款模式作為資本補充手段,而資質相對較弱的農村信用社更傾向於選擇間接入股注資的模式。

一位西南地區銀行人士表示,中小銀行需要更多的外源性補充,包括IPO、可轉債、永續債、定向增發、二級資本債、優先股等。對農商行而言,主要通過利潤留存等內源性方式補充資本,因為其外源資本補充工具受制於經營資質,很多銀行並不具備發行永續債或二級資本債的資格,而在A股和H股主板市場上市的農商行鳳毛麟角。為探索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新途徑,2020年8月,原銀保監會發布《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該西南地區銀行人士表示,上述《方案》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市場化途徑引進投資,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實力,幫助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對於部分資本金較為薄弱、缺乏資本補充有效途徑但承擔了地方經濟發展責任的機構,專項債補充資本金是不可多得的資本補充途徑。尤其是農村金融機構,應該充分研究並爭取使用這項政策工具。

一位西北地區監管人士表示,中小銀行專項債相關配套政策需進一步完善,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省級政府在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過程中,對存在的隱性成本估算或存在不充分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的融資平衡,建議相關部門儘快出台相關配套優惠政策,進一步降低發債的綜合成本,發揮債券資金對實體經濟的作用。

上述西南地區銀行人士表示,中小銀行專項債資金運用於募資銀行,還款保障也來源於銀行的經營收益,故而需要提升銀行經營管理能力,保障投資者收益,要通過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增強風險防控能力,保障本息償付,保護投資者利益。要注意到,專項債補充資本金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緩解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資本金短缺,但需要在規定期限進行本息償付,並不能作為穩定的資本來源,只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改善業務經營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fccbd922ac6e06acc6d684c1532a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