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五年,丈夫突然提出讓我上班」全職媽媽為啥越來越焦慮?

2022-09-22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全職五年,丈夫突然提出讓我上班」全職媽媽為啥越來越焦慮?

全職5年,劉麗(化名)的丈夫對她說:「要不,你還是去上班吧……」

劉麗當場愣在了原地。

事情是這樣的:開學在即,劉麗為了能讓孩子在上學期間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她給孩子制定了作息時間表,並嚴格執行每晚22:00孩子必須準時上床睡覺。

可就在今晚,丈夫和孩子一起看了動畫片,玩的有點晚了,加上孩子睡前洗漱磨磨蹭蹭,劉麗看了眼時間,已經深夜23:00了,急躁的她大聲地把孩子吼上了床。

丈夫過來勸說,也被劉麗給罵了一頓,孩子委屈的上床哭了會兒睡著了,夫妻二人心懷怨氣也是一夜無話。

事後劉麗也十分後悔,她想聽丈夫的建議出去上班,但又怕孩子沒人管。

她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自己帶孩子這幾年,嗓門大了,脾氣大了,心眼卻越來越小了;見識短了,錢包空了,怨氣越來越多了。如果自己當初不辭職,肯定早就升職了。

就像那句話說的:拚命顧家,家沒顧好。拚命掙錢,錢沒掙到。總想盡辦法對別人好,卻沒有一個人說你好。到最後落得一無是處,還活的一塌糊塗。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較火的問答:「為什麼全職媽媽不能用乾的活換算成工資來看她的價值?」

評論區幾千人回答,而全職媽媽們評論留言最多的是:工作和孩子,到底應該怎麼選?

一手是孩子和家庭,一手是工作和成長。

孩子需要照顧,生活需要錢,似乎怎麼選都是遺憾。

正如劉麗一樣,自我狀態也越來越差,總是在後悔做全職媽媽;一天比一天的焦慮,對孩子沒有了耐心,甚至將情緒遷怒於伴侶。

這種帶負面情緒的低質量陪伴,真的沒有太大意義;做不到高質量的陪伴,那你就放下孩子去上班吧!

低質量陪伴會影響孩子心理發育和智力發育

《超級育兒師》第一季里有這樣一個家庭:一個三胞胎姐妹的家庭,卻安靜地反常。

當蘭海老師進門笑著和三姐妹打招呼時,三姐妹直接無視了這個剛進家門的陌生人,甚至視線都沒在蘭海老師身上停留。

接著,這個媽媽就開始在家裡忙來忙去,像個個無頭蒼蠅一樣亂竄。停下來時,她就坐在孩子們旁邊面無表情地發獃。

三姐妹一會兒躺在冰冷的地板上打滾,一會兒又翻出螺絲刀和鉗子破壞家具……而媽媽只是粗暴地上前收走孩子們手裡的東西,沒有任何的語言溝通。

這個家裡沒有玩具的響聲,沒有讓孩子興奮的顏色,沒有孩子們嬉戲的歡聲笑語、甚至沒有媽媽和孩子們說話的聲音。

當三姐妹之間發生衝突時,其中一個哭著找媽媽,這個媽媽也只是抱起她,安慰的話不超過三句。反而孩子的奶奶卻一直都在安慰著哭泣的孩子。

她們的媽媽就陪在她們身邊,又仿佛遠在天邊。她們需要媽媽也渴望和媽媽交流,而媽媽總是面無表情冷如冰霜。

這個家裡安靜地可怕,無聊的過頭,媽媽冰冷得讓人窒息。

三姐妹不管是語言、社交、情緒管理等各方面都明顯偏低,她們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遇到事情只會大聲喊叫和用武力解決。

都說:父母良好的情感氣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圍,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環境基礎。

而壞的情緒和行為影響的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孩子。因為它是會遺傳的。

我曾見過這樣一位媽媽,孩子吃飯時玩弄食物,將食物弄到了地板上。

這位媽媽竟然命令孩子像只狗一樣,趴在地上吃掉地上的食物。

而這個孩子長大後,她看見自己的孩子玩耍食物時,她就會情緒失控大吼大叫,甚至痛打孩子一頓。

現在很多全職媽媽都是獨自一人照料孩子,家庭經濟壓力,外界帶給媽媽的焦慮,媽媽們會產生抑鬱、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緒,孩子就可能會在這些情緒影響下,形成不安全的依戀關係。

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吼叫被虐待的孩子,會在體內積累許多負面情緒,孩子無處宣洩也無法管理,就會出現吃手指,抓自己等自我安慰的行為。

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會變得特別沮喪,以至於他們根本沒辦法安慰自己,更嚴重的狀況,還會影響他們大腦的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

孩子從嬰兒時期就從照顧他的人身上感知世界;媽媽全心全意的愛和呵護,孩子才會對世界和他人充滿信任。

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

低質量的陪伴會影響夫妻關係,引發家庭矛盾

今年7月,貴州一對夫妻就因為孩子吵了起來。

夫妻2人越吵越凶,妻子首先站起來推翻了面前的桌子,隨後又朝丈夫身上砸凳子。

丈夫側身躲開才沒有被凳子砸到,而丈夫也被妻子的暴力行為惹怒,他衝上去將妻子鎖喉在地,大聲呵斥:你又發什麼瘋?

妻子也大叫道: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二人都沒有一個考慮到旁邊3歲的孩子,看著父母吵架甚至動手時,她會有多害怕,二人扭打在一起,孩子更是嚇得哇哇大哭。

有網友表示:攤上這對父母可憐了孩子,沒做好父母的準備就不要生孩子。她小時候爸媽吵架,她媽把她抱到窗台上說要帶著她跳下去,嚇得她爸從此在家不敢大聲說話。這事成了她一輩子的恐怖陰影。

都說:女人的情緒,是家庭幸福的風向標。

全職媽媽們幾乎都沒有工作和收入,放棄自我成長,家庭生活對比職場工作的落差感,在家裡也越來越沒有話語權。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會願意被媽媽操控和安排。孩子就越大越難管越不聽話。

家庭是全職媽媽尋找價值和體現價值的地方,而孩子更成了判定全職媽媽成功與否的標誌。

當孩子逐漸脫離她的掌控,忤逆她的安排。自己孩子對比其他孩子時顯得那麼不優秀,她就會進入焦慮不安的狀態,情緒自然就會失控,孩子和丈夫都會成為她情緒的宣洩口。

很多男同胞下班後,寧願在地下車庫待著刷手機,抽煙,發獃……他們不願意立刻回家,因為他一回家,面對的就是老婆喋喋不休地發牢騷和抱怨孩子不聽話。

經常有全職媽媽和丈夫吵架時,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一天到晚為了這個家累死累活。如果不是為了你們……

吵完之後,孩子和丈夫會對這個媽媽心生愧疚,在吵架後的幾天裡,孩子會特別聽話,丈夫也會補償妻子。

可時間一久,這種愧疚最終只會演變成一種厭煩。最終媽媽就成了家裡那個愛不得恨不能的人,丈夫和孩子就會開始疏遠她。

低質量的陪伴,就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家庭矛盾便一觸即發。

低質量的陪伴只會害苦自己

在南京,33歲的王女士被孩子氣出了腦梗。

當天晚上十點半,王女士去檢查孩子作業時才發現她孩子還沒有把作業做好。

不僅如此,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還總是拖拖拉拉,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去廚房喝個水。

王女士越來越急躁,最後因為一道數學題爆發了。她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結果當天晚上王女士就出現了口角歪斜的症狀。送到醫院經過檢查後竟然得了腦梗。

同是天涯淪落人,這位41歲的媽媽也被孩子氣出抑鬱症,身體內4個臟腑都出了問題。

俗話說:氣大傷身。

醫學臨床研究表示:人生氣後身體會出現以下幾個不易察覺的情況;1.胃腸血液供應減少。2.血液中氧含量會減少,毒素增多。3.內分泌系統紊亂,甲狀腺分泌激素增多。4.肝經受損。5.失眠、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多夢等。6.氣滯血瘀,氣血瘀阻不通。

你生氣,常生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女性為家庭做出的貢獻和價值已經夠多了,別等到自己被氣病了才覺得為時已晚。

比阿斯: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

全職媽媽們既然選擇了回歸家庭,就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全心全意的愛。

不要得隴望蜀,不要總是後悔自己的選擇,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徘徊猶豫;最終成為了情緒的奴隸。

低質量的陪伴,不穩定的情緒。終將只會害了他人害了自己。

那麼全職媽媽們,你若做不到高質量的陪伴,那就果斷放下孩子去上班吧!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f39bec78798b5059fe774fa27d0d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