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展現出強大的內生動力。前三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截至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達92.3%。
12月6日,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在就民營經濟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時稱,調查顯示,對宏觀經濟、營業收入、市場需求、對外貿易等持樂觀預期的民營企業占比提升,民營企業市場預期與發展信心進一步提升。
民營企業的底氣,與政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一方面,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磅文件、舉措接續發布,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各地各部門也積極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工業園區,民營企業員工開足馬力趕訂單,抓生產。(圖片由CNSPHOTO提供)
政策合力顯效 民營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7月1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開發布,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規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隨後,《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精準發力,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各地也積極出台政策舉措,為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再添一把柴。
具體來看,各地大多將重點放在了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完善法治保障、促進民營經濟健康成長等方面。
比如,天津市發布的《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包含7個方面29條舉措,涉及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加強組織實施等。
湖南省出台的民營企業支持舉措,也同樣涉及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法治保障、強化要素支撐、促進民間投資、營造良好氛圍和強化工作落實等。
「這些支持舉措不僅能夠降低民營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水平,還可以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創新發展。通過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及融資慢等實際問題,企業的發展後勁也會得到增強。」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聚焦急難愁盼 金融惠及民營企業
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27.7萬億元,同比增長26%;普惠小微授信戶數5935萬戶,同比增長13.3%;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7%,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央行數據顯示,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不斷加碼,在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明確,要從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出發,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
在金融支持方面,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在9月4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優化民間投資項目融資支持方面,充分發揮與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銀行建立的投貸聯動機制的作用,向有關銀行推送了首批715個民間投資項目。
在政策引領下,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齊上陣,紛紛制定出台支持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的行動方案,給出 「真金白銀」的金融支持。
舉例來看,截至7月末,中國農業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超5萬億元,較年初新增超8000億元;截至6月末,上海農商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超3000億元,在新發放公司類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占比超65%。
此外,在減稅降費方面,民營企業也成為主要受益對象。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萬億元。其中,民營經濟納稅人是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1月至10月,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2385.6億元,金額占比近75%。
「這表明政策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有利於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從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朱克力表示。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下一步,應繼續從信貸支持、直接融資、增信體系等方面採取措施,進一步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發展成效凸顯 民營企業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隨著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推動民營經濟向好發展因素持續累積,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民營企業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的作用進一步彰顯。」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一方面,民營經濟對促外貿的貢獻進一步凸顯。今年前10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2%,比進出口總額增速快6.2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成為穩外貿的突出亮點。
另一方面,第二產業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後,民間投資增速較快,前10個月同比增長9.1%。央行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末私人控股企業貸款餘額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較上年末提高2.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4.1%。
此外,隨著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民營經濟運行呈現新的特點和亮點。
首先是民營企業紮根生長的巨大潛力進一步釋放。國家統計局面向5.9萬戶小微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生產訂單情況、經營情況總體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1.5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從不起眼的「小不點」長成擔大任的「大塊頭」,30戶左右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
「其次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據統計,民營企業貢獻了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著。」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更好地服務於民營經濟,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前不久成立。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早見效。
專家表示,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專職機構的設立,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民營經濟發展必將迎來更廣闊的舞台和更光明的前景。(記者 王彤旭)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