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蛋】
PS:點個關注,下次再來哦~~
01 出道25年,拍了150部影視劇
「沒有張嘉譯的命,得了張嘉譯的病」,不是每個走著社會步的中年男人都能被稱作大叔。
張嘉譯一年六部戲談了三次「忘年戀」,合作對象全是年輕小姑娘,也只有張嘉譯能hold住這種角色。
像中年F4(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張國立)這樣不油膩、夠溫潤的男演員少之又少,但這些年他們要麼減產了影視作品,要麼戲路轉型。
只有勞模張嘉譯能保持一年拍6部戲的產量,以至於觀眾感嘆「一打開電視就看到張嘉譯」。
但是這種強度的工作量,也給他的身體造成了永久無法治癒的疾病——強直性脊柱炎。在他瀟洒的走姿背後,其實是一種類風濕疾病,佝僂著背走路可以減輕痛苦。
不同於周杰倫的遺傳性僵直性脊柱炎,張嘉譯患上這種病,是因為早年拚命拍戲落下的病根。
當年,張嘉譯在拍一場動作戲時不小心把腰給摔傷,25歲的張嘉譯還沒意識到這種慢性病的嚴重性,直到後來痛的夜不能寐,才開始大包小包的帶藥材進組拍戲。
他每天都得比別人早起一小時,用熱水沖脊柱和腳,把身體沖熱了才能暫時緩解疼痛。普通人這時候可能就先回家休養了,張嘉譯還在帶病拍戲,
老戲骨陳道明曾這麼評價張嘉譯:「作為一個演員,你的條件其實並不好,能走到今天這步,全靠你自身的努力。」
張嘉譯確實對的起「勞模」這個稱號,相比他主演的150部作品,能聊的感情史只有兩段。
02 閃婚卻成了對方口中的「鳳凰男」
1970年,張嘉譯出生於陝西西安的一個普通家庭,在考上北影表演系前,他曾進入體校練摔跤,後來看到北影在西安設了考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真考上了。
十七八歲的張嘉譯沒怎麼接觸過女生,表演課從來都是和男同學一起搭檔,直到有天導師看不下去了,逼著他把女同學從門外抱進屋演感情戲,又是抱又是對眼神的,張嘉譯全程還是很放不開。
直到多年後,他才漸漸放開自己,能接拍一些「親熱戲」。後來,在電影《左右》中,他就奉獻了一段精彩的戲,完全擺脫了靦腆和羞澀。
1991年,沒有資源和背景的張嘉譯畢業後被分配回了西安電影製片廠,那個年代影視資源並不多,只有留在北京才能看到發展前景。
於是,張嘉譯成了朋友「嘲笑」的對象:「你說你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的?還不是要在廠里上班,白鍍金了。」
不甘於現狀的張嘉譯,在劇組裡跑龍套當配角。張嘉譯原名叫張小童,他一直想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這個名字不符合自己的年齡和形象,後來一個認識的大姐幫他起了三個新名字讓他選。
一開始,張嘉譯選的是其他名字,在大姐的堅持下,他才選了這個其實沒什麼寓意但看著又很有深度的名字。
跑了十年龍套的張嘉譯,連找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迫於生活壓力,張嘉譯只能找一份副職賺點錢。在做副業的過程中,他認識了自己的貴人,也是他後來的老丈人杜老師。
這位杜老師是編劇出身,看中了張嘉譯的潛力。有了貴人的引薦,張嘉譯又做回了他的老本行,並在《帕米爾醫生》這部電視劇中認識了貴人的女兒杜珺。
張嘉譯和杜珺在拍戲中產生了感情,得到女方家人的同意後,他在31歲那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求婚。
外表靦腆的張嘉譯和杜珺的性格很互補,熱戀中的杜珺也同意了閃婚。本來就缺少感情經驗的張嘉譯,在婚後才發現自己吃不消杜珺骨子裡強勢的性格。
原本互補的性格也變成了生活中的矛盾,並且杜珺認為張嘉譯還能當演員,全靠自己父親對他的提攜,言外之意張嘉譯就是個一窮二白的「鳳凰男」。
結婚還沒多久,杜珺甚至在節目中大談自家對張嘉譯的恩情:靠老丈人才有今天,絲毫不給丈夫留面子。這也成了後來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張嘉譯寧可繼續打光棍。
張嘉譯不願多談這段失敗的婚姻,簡單7個字總結——年少輕狂不懂事。
03 「不打不相識」的感情
離婚後的張嘉譯,又回到了拚命三郎的工作狀態。一直到2004年,張嘉譯在《國家使命》這部電視劇中認識了主演王海燕,才結束了單身。
當天張嘉譯和王海燕有一場對手戲,戲還沒開拍,張嘉譯就找導演提建議,他認為王海燕那場戲的台詞寫得不好,或許刪掉會比較合適,他不知道王海燕為了這場有大量獨白的戲準備了一個晚上。
在一旁的王海燕聽到後氣的夠嗆,第一次和張嘉譯見面就結下了梁子。後來,張嘉譯知道自己「誤傷」了王海燕,趕緊找機會向王海燕道歉,還請她喝了咖啡。
誤會解除後,王海燕發現張嘉譯只是比較直男一些,但人還是很踏實真誠的,而張嘉譯也欣賞王海燕性格大方脾氣好。
一來二去的接觸,讓倆人互相心生好感,並且他們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更能理解婚姻的經營之道。
那時候,王海燕已經是拿到金鷹獎和飛天獎的優秀女主角,張嘉譯還只是一個小演員,但王海燕沒有因為自己前夫是富豪而嫌棄他。
直男的求婚方式簡單粗暴,張嘉譯王海燕交往4年後,張嘉譯在自己的西安老家向王海燕求婚:「我們交往已經4年了,你應該已經考慮好了?嫁給我吧!」
婚後,同為演員的王海燕理解並支持張嘉譯的工作,有天,王海燕對張嘉譯說:「你的外形氣質很成熟穩重,演這類型的角色一定會成功。」
在妻子的建議下,張嘉譯接拍了第一部讓他大火的電視劇《蝸居》,憑藉「宋思明」這個角色,張嘉譯成為了70-90後的師奶殺手。
隨著「宋思明」的走紅,張嘉譯的片約越來越多,但他的每一個劇本、每一個角色,都會和妻子探討研究,收入也全部上交。
一個人老不老實,是由環境決定的。躍升一線後,張嘉譯拍戲以外的時間除了分給家庭,最大的愛好就是和朋友打麻將,為了打麻將還制定了一套「作戰」方案。
朋友每次來家裡打麻將都會帶些禮物,一進門就說禮物是給「嫂子」的,張嘉譯去朋友家打麻將也是這樣,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女主人想生氣都沒轍。
新婚的那幾年,張嘉譯和王海燕也沒少為了交朋友打麻將這事吵架,架吵多了,張嘉譯也摸清了王海燕的套路。每次吵架,張嘉譯都會到沙發上找個舒服的位置坐好,在王海燕的罵聲中睡著。
王海燕嘴上埋怨張嘉譯太重朋友,但她也沒真的怪過他。有時候張嘉譯外出工作,他的朋友想來家裡打麻將喝酒,王海燕也陪了他們十幾個小時,直到自己實在困得不行,囑咐他們走之前記得關門,自己就先去睡覺了。
他們結婚3年後生下了女兒張譯心,從名字就看得出張嘉譯對這個「老來女」的疼愛。女兒出生後,王海燕逐漸減少了自己的工作量,張嘉譯也將重心轉向了自己的家庭。
儘管有不少女粉絲天天喊著要嫁給他,但張嘉譯的態度也很明確——這輩子是不可能了,我的下半輩子是屬於海燕和我女兒的。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前妻雖然給了張嘉譯重新當演員的機會,但現任才是讓他找准演員定位的賢內助。
—END—
原創作者:阿蛋
PS:點個關注,下次再來哦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bitMHAB3uTiws8KBt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