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喜劇邁入「綜N代」,帶給觀眾的會是歡樂井噴嗎?

2022-10-17     深度文娛

原標題:當喜劇邁入「綜N代」,帶給觀眾的會是歡樂井噴嗎?

近日,脫口秀競演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五季迎著年輕人期待隆重登場,原創喜劇競演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也拉開帷幕,喜劇之王花落誰家,令人期待。喜劇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興圈層文化和娛樂消費方式,除了兩檔綜N代之外,也有其他喜劇類綜藝競相出爐。Q4季度的綜藝,呈現出「全民歡樂」的特質,並為各大視頻平台帶來可觀的流量。

喜劇的遍地開花

年輕人的新興圈層文化

騰訊和笑果文化的強力合作由來已久。

自2017年笑果文化聯合騰訊視頻打造的《脫口秀大會》播出到現在,笑果文化脫口秀王牌節目已經走過了四季,第五季也廣為年輕觀眾所期待。「脫口秀」作為Z世代青年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方式,在為觀眾帶來歡樂記憶的同時,也為騰訊在打造綜藝特色方面貢獻了扛鼎之力。

愛奇藝也洞見了喜劇的潛力,和老拍檔米未一起進行內容創新,孵化喜劇內容,《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自播出之後,多個作品喜提熱搜、引發廣泛熱議,實現了較大範圍出圈,成為喜劇類節目中一匹「黑馬」。

如蔣龍、張弛、史策、大鎖等一般寂寂無名的「腰部」以下演員也逐漸被更多人看到,展現出該檔綜藝強大的「造星」能力。

在本次成功之後,愛奇藝火速推出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全方位展示品質優良、類型多樣的中國原創喜劇作品,繼續讓更多優秀的喜劇新人走進大眾視野。

作為頭部視頻平台,優酷也不甘其後,加速發力喜劇綜藝方向,優酷正在醞釀的即興喜劇競技真人秀《即興喜劇大聯盟》,在保留脫口秀的語言魅力和素描喜劇的劇情式表演基礎上,增加即興發揮,由明星領隊與選手一同上場進行演出,全國廠牌對戰,挖掘喜劇的無限潛能。

此外,《金星秀2022》或將回歸,有望在優酷上線。

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領跑下,Q4季度的喜劇綜藝也蓄勢待發。德雲社團綜《德雲斗笑社3》,公路行進式戶外真人秀《哈哈哈哈哈3》,以及喜劇主題晚會《脫口秀跨年2022》《2023喜劇春晚》等都將陸續和觀眾見面。

喜劇賽道正變得熱鬧非凡。

除了頭部長視頻平台外,衛視也同樣重視這一賽道。

東方衛視的《開播!情景喜劇》以情景喜劇「IP孵化」為核心,採用劇綜結合的創新模式還原情景喜劇製作的真實生態,無論是小瀋陽團隊的《瀋陽這一家》,還是李雪琴團隊的《今天有演出嗎?》都以密集笑點引發熱議,而節目競技最終的勝出者,將有望把作品搬上螢屏。

東方衛視也繼續延續在脫口秀方面的優勢,邀請演員劉嘉玲擔綱《嘉玲秀》脫口秀主持人,為觀眾帶來融合喜劇故事脫口秀、時尚互動和嘉賓訪談為一體的經典脫口秀。

不同的平台、品牌都在加速喜劇賽道的布局。喜劇綜藝的形式和內容也更加的多種多樣,在題材、類型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細化,sketch、默劇、獨幕劇、black out(黑場劇)、音樂喜劇等都蔚為大觀,就連一些常規綜藝,也呈現出「輕喜劇」的特質。

行業領頭羊笑果文化也做出了先鋒嘗試。今年1月13日,笑果文化宣布將與騰訊視頻聯手打造一檔全新的喜劇節目——一檔「不說脫口秀的大會」,計劃嘗試用除了脫口秀之外的喜劇形式,為更多受眾帶來更為直接的表達方式。

真實的社會審視

成年人的別樣心理療愈

喜劇綜藝不是曲高和寡的藝術,而是老少皆宜的快樂。

和最真實的世界產生聯繫,是喜劇綜藝在近年來屢獲成功的不二法門。

以《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為例,這部綜2代開播之後口碑不僅沒有下滑,反而受到了觀眾的強烈認可,6部作品各具特色。

特別是阿奇與阿成帶來的《黑夜裡的脆弱》以 「黑色emo」講述了陽光抑鬱症的表現,一邊是勤懇打工人的雞血勵志,一邊是身體被掏空的心酸崩潰,兩種情緒之間無縫切換的瘋癲感,精準捕捉了無數深陷精神內耗的職場人的真實情緒,無數觀眾表示「我的精神狀態be like」。

外賣配送場景中的尷尬困境,與疫情防控常態化同步常態化的線上會議……每一個節目都踩在了當代年輕人的情緒點上,以誇張而不突兀的呈現方式,既消解了現實社會的沉重,同時又讓我們以冷靜審視的眼光,反思社會中的種種不合理現象。

馬東說 " 喜劇最大的功德,是你說你自己的故事,但卻感動或照見了別人 "。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便是讓觀眾在笑中帶淚中反思,將喜劇獨有的諷諫功用發揮到底。

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中,梁海源也對當代年輕人的手機依賴進行了幽默打趣。 「吃飯可以沒有飯,上廁所可以沒紙,但不能沒手機。」

而在觀眾的陣陣笑聲中,我們也能洞悉喜劇類綜藝近年來屢屢出圈的原因。

喜劇以一種諷刺與調侃的形式,對當代年輕人關注的熱點與痛點進行了解構,用一種歡樂的形式對現代人在工作、生活、社交、情感等方方面面的煩惱進行紓解。

在緊繃的焦慮情緒之下,能有片刻閒暇忘卻煩惱開懷大笑已經實屬難得。

不說教,只共情,是喜劇類綜藝拉近與觀眾距離的最大法寶。

警惕固步自封報團取暖

綜N代逆流而上的法門

不過在喜劇類綜藝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業界也不能盲目樂觀。

一方面在紅海競爭的態勢下,市場和觀眾對於優質內容的呼聲只增不減,觀眾的審美品鑑能力也正在不斷提高,喜劇內容生態要始終保持高頻次創新、高質量產出的狀態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喜劇相比於音樂類、體育競技、真人秀等內容製作門檻更高。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得體的幽默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的全面體現,喜劇類綜藝,在影視界也可以歸類智力密集型綜藝,「熟人綜藝」特質更明顯。

早年的《今晚80後脫口秀》便是如此。

2012年5月13日,《今晚80後脫口秀》在東方衛視開播。王自健身穿黑西裝、打著領結登場,辛辣言辭和呆萌長相反差強烈,節目一炮而紅。

而在節目爆火的幾年中,節目的常駐嘉賓一直是王自健和編劇團隊史炎、思文、程璐、王建國等人,這也是後續一炮而紅的《吐槽大會》的主要班底。在原班人馬陸續出走,沒有後續梯隊補充的情況下,這檔綜藝也逐漸銷聲匿跡。

迄今為止已經走到第五季的脫口秀大會也是典型例子。目前觀眾耳熟能詳的脫口秀嘉賓多是李誕、王建國、龐博、程璐、楊笠等老面孔。新人想要在這個舞台上擁有立足之地,並非易事。賽制對於新人不夠友好,「公司內部梗「過多,公司老人新人之間涇渭分明,也成為觀眾微詞、評分降低的主要原因。

回顧《脫口秀大會》第一季開播時的宣言「幽默不論資歷,好笑要有意義」,難免令人喟嘆。

部分喜劇綜藝隱隱有朝「團綜」的趨勢發展,這固然和喜劇演員角色較為小眾相關外,同時也和節目的製作定位、眼光與思路密切相關。

在喜劇綜藝已獲得更大市場認可,綜N代接踵而來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製作方能夠不斷拓寬視野,以開放、兼容並包的心態,不斷吸收新鮮血液,接納更多演員進入這一賽道,進而豐富或提高人們對喜劇的認知,這樣才有利於喜劇綜藝進一步長遠發展。

否則延續「熟人綜藝」的一貫做法,節目形式同質化、人才青黃不接、喜劇創作乏力,刻意煽情、包袱生硬等問題都會襲來,會陷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尷尬處境中。

關於這一問題,米未傳媒顯然思考的較為長遠。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第一季造星成功後,沒有固步自封,利用一季度已經出圈的皓史成雙、逐夢亞軍、大禹治水等組合圈粉,而是依然廣泛啟用新人,從各大話劇團等機構選拔角色,讓更多腰部演員被看見,被關注。

比如《排練瘋雲》某某某組合的張維伊、左凌峰、劉同均來自繁星戲劇社,節目組對30+處於職業發展瓶頸期的三位話劇演員全盤接納,以滿滿的誠意支持中年職場人披荊斬棘的無畏。

第二期中《少爺與我》中頂級傑克蘇龍傲天x正劇里的倒霉少爺劉波的組合更是廣泛出圈,「我龍傲天誓死守護劉波」「這是通知,不是商量」「我是真心的」「你觸碰到了我的逆鱗」「劉波劉海留疤」等霸總經典台詞讓觀眾忍俊不禁,推動綜藝再上新高度。

對後起之秀的尊重與接納,保證喜劇這一賽道有源源不斷的新新喜劇人加入,為喜劇創作注入嶄新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喜劇是節日,開心是真理。」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一季度收官之戰時,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充滿信心地表示,喜劇的春天會越來越好。事實也正是如此,目前喜劇類廠牌已經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趨勢。希望更多的新新喜劇人能夠在探索中不斷突破喜劇表達方式與熟人創作壁壘,克服綜N代的發展瓶頸,為觀眾帶來更多治癒和歡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91b73a064b6e677f92ffb64b2bd31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