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期望,為了讓孩子成才,哪怕不惜重金去培養孩子,他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吃穿,只要孩子好,自己好不好就無所謂。
因此,對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會提前安排好,孩子只要按照自己規劃的道路行走即可。
然而,這樣真的好嗎?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但卻不明白其自身的性格也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
強勢的父母更願意掌控孩子的人生,不允許孩子有一絲絲的叛逆,認為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關愛。
殊不知,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真的會害了孩子。
父母強勢的表現
強勢父母的三種表現,快來對號入座,別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父母的強勢是多方面的,總結起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允許孩子違背自己的命令。
過於強勢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不允許孩子違背自己的命令,孩子必須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一旦違背,便認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進而將孩子定義為「壞孩子」。
第二,過多限制和批評孩子。
強勢的父母會過多干涉孩子的自由,打著「愛孩子」的旗號老乾涉孩子的事情,生怕孩子掙脫了自己的掌控,孩子就學壞。有些父母在發現孩子錯誤的行為後,不是幫助孩子去積極改正,而是以批評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三,習慣性對孩子講大道理。
強勢的父母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習慣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甚至很小的事情也要去分辨對錯,殊不知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無形中給孩子增添了心理壓力。
父母強勢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膽小。
不得不承認,孩子長期處於強勢父母的影響下,感受到自身地位的不平等,認為自己是卑微的。因為,他們在家庭中已經習慣了父母的職責和控制,進而,導致他們在面對外界的一些指責和謾罵時,也只能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第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在父母看來,其自身的意見是比較科學和權威的,是對孩子有幫助的。所以,孩子必須要遵從自己的想法。然而孩子的想法卻被忽略掉了,導致孩子難以發現自身價值,失去自信。
第三,影響孩子獨立性,限制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強勢的父母會對孩子的思考決策過於干涉,當孩子想要獨立完成一項任務時,父母會過度干涉和限制。或者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某項任務,忽略了培養孩子自身決策能力的重要性。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第四、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
每個父母都會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予孩子,強勢的父母相比之下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事實上他們內心是想幫助孩子,提出更具幫助的意見而已,但由於自身過度強勢的溝通方式加上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想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
改善父母強勢的方法
既然父母的強勢會傷害到孩子,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去改善自己的強勢,以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教育孩子,進而實現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怎樣才能改善自己的強勢呢?
第一,理解和溝通。
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與子女保持順暢的溝通與交流,並嘗試理解孩子的內心,學會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避免與孩子發生衝突。通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來幫助孩子成長。
第二,尊重和支持孩子的內心想法。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不同事物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當孩子和自己秉持不同的意見時,我們要給予支持而不是反對。
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基礎上來積極引導和幫助孩子,並為其創造獨立性的思考空間,鼓勵孩子勇於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打去實踐探索,進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孩子的獨立自主可以為其後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此,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父母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努力為其營造和創建適合孩子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鼓勵孩子獨立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培養他們敢於承擔責任的意識,進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四,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通過與孩子溝通來分析孩子的內心情感。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參加有意義的活動或者帶孩子參觀一些有價值的事物,在良好親子關係的促使下,為孩子提供積極向上的情感價值,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第五,平衡教育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有些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學習,即便在業餘時間也會將其安排的滿滿當當,孩子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這就是典型的教育生活不平衡的例子。
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平衡教育與與生活的重要性,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
例如,在假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旅遊,了解國家的歷史,認識祖國的民族英雄等等。
另外,家長也要注意保證孩子的休息時間,讓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有效的放鬆。這樣,孩子才會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健康成長。
總之,改善父母的強勢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家長要以更加有趣和多元化的方式教育和引導孩子,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努力改掉自身強勢的壞毛病,通過與孩子積極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進而以更加恰當和科學的方式引導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