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連夜推出樓市新政,「銀十」行情值得期待?

2024-09-30     南方Plus客戶端

9月29日深夜,廣州官宣「取消居民家庭在本市購買住房的各項限購條件」,深圳也同時發布政策明確「優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

兩地政策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情緒。

這也是在國家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調整住房限購政策」的大背景下,當晚繼上海之後,廣深也迅速作出重大調整。

廣深兩地政策具體說了什麼?將對10月的房地產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廣州購房不限戶籍和購房套數

在這一次的政策調整中,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打響了調整限購「第一槍」。在9月27日晚,南沙區率先退出限購,隨後在29日晚廣州進一步宣布全面退出限購。

9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調整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的通知》。

根據此前的政策: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南沙等區為住房限購區域,在限購區域購買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不限購,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和單身人士能提供購房之日前6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在限購區域分別限購2套和1套住房(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及以下)。

隨著此次新政落地,意味著上述限購區域全部退出。也即本市戶籍、非戶籍居民家庭和單身人士在全市範圍內購買住房的,不再審核購房資格,不再限制購房套數。

大白話說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到廣州買房。

「近期政治局會議明確,將調控自主權給到了地方,地方因城施策調整限購政策。廣州這次全面退出,就是在自主權下,因城施策的結果。」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事實上,經過2023年底和2024年初兩次限購政策鬆綁,廣州的限購政策在一線城市中已經相對寬鬆,限購區僅留中心區和南沙。「在止跌回穩的新要求下,廣州自然要發揮核心城市的基本盤作用,完全退出限購在情理之中。」李宇嘉認為。

深圳戶籍居民家庭限購2套住房

相比廣州的全面退出,深圳此次則主要是調整限購政策,部分放開,沒有全面退出。

對於深圳戶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員為本市戶籍居民的家庭,下同),限購2套住房,本市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下同)限購1套住房。在執行上述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可再購買1套住房。

對於非深圳戶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單身人士限購1套住房。在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和寶安區新安街道、西鄉街道範圍內購買住房,需提供購房之日前1年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在鹽田區、寶安區(不含新安街道、西鄉街道)、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範圍內購買住房,無需提供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此前,深圳對於外地戶籍在非核心區的購房,需要繳納1年的社保,此次完全取消,這樣看來,後續全國各地購房者都可到深圳非核心區購房。同時,對於多孩家庭增加購房資格、增值稅5改2等也落實了寬鬆政策,其對於激活潛在購房需求和降低稅費成本等都有積極作用。

政策頻出將為四季度樓市企穩打下基礎

隨著廣深政策出台,對於即將到來的房地產第四季度將有什麼影響?

「廣州在一線城市首個全面退出限購,這次操作具有非常強的示範性和導向性。」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當前房地產政策進入了空前寬鬆的階段,為後續各地政策出台、市場持續回暖創造了較好的條件,「甚至可以說,歷史上最寬鬆的政策鬆綁窗口期開啟了,我認為意味著『房地產牛市』行情正逐漸開啟。」

李宇嘉也認為,在國家明確了「止跌回穩」的強烈信號的背景下,各地政策對穩定房地產預期將有極強的作用。

「這幾天密集出台政策就是要在被稱為樓市『銀十』的十月來臨之際,也是今年最後一個季度來臨之際,帶動樓市預期和交易量提振,為全年增長目標貢獻主力軍的作用,為止跌企穩發揮基本盤的作用。」李宇嘉表示,疊加央行發布新的按揭利率政策後,提振效果會更明顯。

從更長遠來看,李宇嘉認為,後續還可能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房的稅收政策區別對待、購買非普通住房繳納利率下降等,降門檻、降成本、提預期,將有效實現「止跌回穩」。

關注房地產市場還能發現,近期土地市場上高溢價地塊頻出、多家房企爭搶,以及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的新舉措,也從源頭上提振開發商信心。同時,下游銷售端降門檻、降成本、提預期的綜合效應,將起到鼓勵剛需和改善循環的作用。

「可以預計,10月份的商品房交易量將一定比九月份要好,也為四季度樓市企穩打下了基礎。」李宇嘉認為。

對於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朋友們認為樓市會火爆一波嗎?

南方+記者 張子俊

【作者】 張子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7564b90608d0428e485c2415d39a64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