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排病反應
艾灸後身體有反應要比沒有反應好,反應越明顯效果也就越好,這些反應被稱為「排病反應」。
因為艾灸是通過振奮體內正氣的方式與病邪鬥爭,正邪相爭就表現為癢、麻、痛、脹等灸感,此時持續施灸就會出現放屁、嘔吐、出疹子、拉肚子、出水泡、尿液增多等排病反應,這是邪氣被驅逐出體外的一種表現,出現排病反應後要注意休息,給身體一個自我修復的過程。
若艾灸後沒有反應,一方面是身體虛弱,反應遲鈍,不能及時感知身體的調整變化,相應的治癒也會比較緩慢;另一方面可能是灸量不足,可以換粗一點的灸棒試試看。
艾灸的注意事項
1、飯後一小時內不宜艾灸
2、激烈運動、過度勞累、過飽過飢、大醉等不宜艾灸
3、孕婦、經期量大者不宜艾灸
4、施灸部位4~6小時內不宜碰水、吹風
5、身體部位破損、發炎時,不宜施灸
6、施灸期間要注意保暖,防止吹風受寒,且應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可喝溫水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