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入園|機關幼兒園招生有「機關」?

2020-08-05     幼兒園裡無小事

原標題:聊入園|機關幼兒園招生有「機關」?

7月30日,石家莊井陘縣第一幼兒園在招生公告中要求家長提供工資明細流水引發社會爭議。

據悉,該園主要招收縣直機關、企事業機關單位職工子女。一名幼兒園職工稱:此舉是為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占據入園名額。對此,網友們展開了激烈討論:

官方回復提供工資明細是為了杜絕作假,捍衛教育公平。網友關注點卻是隱私泄露、劃分階層、搞特權主義,因「財」施教、教育不平等

據了解,直屬機關幼兒園招生條件——優先招收舉辦單位子女,如有空餘學位再對外招生。

網友質疑:區分入學人群的標準是否合理?如果幼兒園是教育局主管、使用教育經費支持的幼兒園,那麼「主要招收ZF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子女」是合理的嗎?如果合理,再來考慮提供銀行流水是否對於「避免作假」是必要的。

而據百度百科的詮釋:機關幼兒園是由ZF直接負責財政支出的公立幼兒園。師資力量往往比大多數幼兒園優秀,並且比其他幼兒園享有許多方面上的優勢,這些所謂的「優勢」可能才是家長不顧一切作假入園的根源所在吧

這件社會熱點事件背後還隱藏一個血淋淋的現實: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從而導致全民教育焦慮以及階層之間教育的爭奪戰。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是全世界父母都面臨的尷尬處境。曾經的父母認為高考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當代的父母心中的起跑線已經提前到幼兒園、早教,甚至是胎教。

在最近大火的電視《三十而已》中,雙商在線的完美全職媽媽顧佳為了讓兒子能上貴族幼兒園,不惜背上了巨額貸款,搬進了大房子;擠進太太圈,鞍前馬後討好王太太,只為一封幼兒園的推薦信,而這個幼兒園收費多少呢——20萬/年。

學前教育成本越來越高,也是社會對於優質教育爭奪的真實寫照。上個月,身邊一朋友搖中了成都某一流私立中學,欣喜之下也在抱怨3W+/年的學費有點貴,但聽說好姐妹的兒子報的私立幼兒園花了5W+/年,立馬覺得「舒服」多了.......

據最新數據統計,2019年成都全市共有幼兒園2630所,比上年增加102所,在園幼兒60.35萬人,比上年增加3.84萬人。學前教育凈入園率達到 99.43%。民辦幼兒園2023所,比上年增加60所;入園兒童12.29萬人,比上年減少0.72萬人;在園兒童39.51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

*數據來源於成都教育局官網

雖說不過朋友間的打趣,背後卻不得不承認,學前教育非義務教育大多成本還是家長在承擔,而公立幼兒園資源不足,民辦幼兒園成本居高不下,不只是某一個城市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改變,據2020年6月初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統計: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5億元,其中學前教育總投4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3%,全國幼兒園生均教育經費總支出增幅為11.33%,在所有教育中占比最高。

學前教育不管從國家層面還是大眾層面都在不斷被重視,但是,學前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同樣重要

在《三十而已》中,面對癲癇的孩子,顧佳給出了優質的家庭教育的範本。正如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所說: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兒童的終身教師。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兒童的影響是學校教育和學校教師不可代的。

# 話題 #

你對機關幼兒園招生有什麼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yIpwHMBLq-Ct6CZNQ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