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乾貨 | 耐看高級的文藝清冷風,你的顏值和骨架適不適合?

2019-10-23     時尚博主陳一丁

- 風格解析 -

上次在聊骨架審美的文章里,丁提到了扁身材的中小骨架可以選文藝清冷風這個分支。不過篇幅有限沒有展開,當時有很多讀者說很感興趣:

那這次就來具體聊聊文藝清冷風,哪些顏值和骨骼條件,更適合走這條文藝美又帶點冷感的路線。

什麼是文藝清冷風?

▍ 風格上有冷感

關於冷暖風格,之前丁講過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冷感了,文藝請冷風可以說是裡面的一個分支。

這種冷有一種淡泊、輕靈的感覺,沒有討好迎合感,帶著淡淡的疏離孑然而立:

可以對比一下,左邊是比較有親和力的暖風格,右邊從神態到體態都帶著清冷感。

但這種冷感與其他類型的冷,又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差別。

首先是清冷風沒有攻擊性,不是偏陽剛、硬邦邦的冷,也沒有強烈的酷拽叛逆感:

最右就是清冷風,給人一種平和靜謐的感受,不帶激烈的情緒。

同時這種清冷又不同於大氣冷艷,在量感上更輕盈,好似晶瑩剔透,不會有壓迫感:

右邊的杜鵑也是清冷風代表。

▍ 形象上有文藝感

文藝請冷風不是一種純冷的風格,而是冷中揉進一點暖感,這點暖就來自於「柔但不弱」的文藝感。

這種「柔」可能是表層的舉止,比如從小練習過舞蹈的話,就會很自然有柔軟流暢的肢體語言:

黃覺的妻子麥子,還有杜鵑,都是典型的文藝清冷風,也都練過多年舞蹈。

這種「柔」也可以是內心的外化,被藝術浸淫過的心靈,面對事物總會帶著一種審美的態度。舉止上也會給人細膩文雅的感覺,不奔放不粗獷。

這種文藝感不是「擺拍」出來的,而是因熱愛而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不過這裡還要區分一下,文藝清冷風是柔而不弱,並非一味軟萌單純、天真無辜。由內而外都是堅韌獨立、有想法的,飽含汲取藝術後沉澱出的內涵:

左邊的小清新感糖水片也很「柔」,但讓人感覺弱弱的,很空洞。

總的來說,文藝清冷風的冷感來自淡泊輕靈的風格,而文藝感又給她們增添了一份柔和暖感,這就是魅力和特色所在。

哪些條件走這條路線更得天獨厚?

▍ 五官冷暖結合

從整體比例來看的話,疏離的五官更有清冷感。

這就要求五官量感不能太大,分布偏疏散,有一定的留白。比如眼距偏大,眼型偏長,眉眼距離比較遠等特徵:

把Cici麥子與春夏放在一起,對比會更明顯。春夏五官量感更大、分布更密,熱烈、有衝擊力。這就

再具體到五官,眼睛的影響其實是最大的。

文藝清冷風需要的冷感不一定要是非常尖線條的眼睛,太尖、線條太平直,反而難有冷中帶暖的感覺:

如果是上眼瞼有一定的弧度,再搭配尖細下勾的眼角和狹長的眼型,就更容易有冷中帶暖的感覺了:

同時也增加了深邃感和故事感,不同於大圓眼一覽無遺的感覺。

但更重要的還是眼神傳遞出來的氣質。這種眼神不是冷漠,而是淡然,是與世無爭的鬆懈感:

其他五官則最好是偏暖的,為文藝感的柔打下基礎。可以是嘴唇圓潤偏厚,鼻頭偏圓沒有尖銳感:

就比如Cici雖然鼻樑高,但線條很柔和流暢,鼻頭水滴狀,這些都為她增加了暖感。

▍ 有適當的骨骼感

適合走文藝清冷風的臉型,也是又冷又暖的結合體。

冷感主要來自臉蛋的骨骼感,特別是顴骨、下頜的起伏和稜角:

如果是顴骨特別平的臉蛋,就成了溫軟的暖風格了。

但這個骨骼感又不能特別突出,整體線條還是需要比較流暢。如果是明顯外擴和位置低的話,會顯得犀利或者厚重,拖累了這種輕盈感:

像是奚夢瑤、劉濤這種類型的骨骼,就很難走文藝清冷風。

所以臉蛋也不能太消瘦,還是需要皮肉包裹好一些,這樣適當的骨骼感才不會帶來很強的攻擊感:

▍ 身形清瘦高挑

總的來說,高挑清瘦型女生會更適合文藝清冷風。

高這個特徵本身就會增加冷感,身高中等但比例好的話也是可以的。如果再加上脖子修長的話,仙氣感更明顯:

小個子的話會少了一點清冷感,就是單純的文藝風了。

身形骨架的特徵最重要的是骨骼細,才會有輕盈感,冷感中又保留著一份「柔」的感覺:

粗骨骼本身氣勢就比較足,加上身材高,就很難有柔和感了。

保證了細骨骼這一點,骨架上是中等或者小骨架都是可以的,甚至肩膀偏窄、有點溜肩的特徵,反而會增添一份冷清、淡雅:

但溜肩的話一定要搭配修長的脖子,斜方肌不能太厚,不然也會少了清冷感:

湯唯的斜方肌發達,有時候會影響清冷感的發揮。《晚秋》里把脖子修飾了一下,相對更有清冷韻味。

身材圓扁的關係沒有很大,雖然扁身會更有優勢,不過有了細骨骼的基礎,圓身只要肉少的話也沒有影響。

文藝清冷風的女生如何穿搭?

▍ 選款上清淡飄逸

文藝清冷風在衣服的選款上,最適合的也是冷暖結合的單品。我們還是從衣服的線條、顏色、材質這幾個要素來看。

長線條增加沉靜飄逸感

清冷感很適合用連貫長線條來體現。簡單流暢的線條就像畫作中的美人,自帶一種沉靜、飄逸、藝術感的氣息:

穿短線條的話,會往俏皮活潑靠攏了。複雜線條則給人熱鬧的感覺,削弱了不爭不搶的簡潔氣質:

這裡的線條還可以是肢體的線條,清瘦高挑身型本來就四肢比較纖長:

剪裁上還可以適當露出肩頸線條、手臂線條,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展現這些部位的骨感,也會突出清冷氣質:

冬天不方便露膚,那麼可以用高領修身薄毛衣,來展現這種修長纖細感:

低飽和度大色塊

大色塊相比碎花、印花、格紋等小色塊,更不會分散注意力,有種靜謐、有涵養的氣質:

Cici這兩套半身裙穿搭,顯然右邊這身大色塊更能襯托清冷氣質。

與其他風格不同的是,這種風格在選大色塊的時候,更傾向於低飽和度的顏色。比較活潑的香芋紫、薑黃色、樹莓紅,都不是最適合的。

白色、米色這類淺色最能突出清冷感,也可以加入黑、棕、淺卡其這樣的基礎色:

也可以選綠色、藍色、粉紫這樣的有彩色,但最好降低飽和度:

降低飽和度大家可能會想到莫蘭迪色系,但不太建議全身莫蘭迪色,容易顯得混沌且小家子氣。建議用一個莫蘭迪色+白色,或者一個莫蘭迪色+飽和度稍高一點的同色系顏色:

想嘗試印花的話,可以試試比較有油畫感的大印花,印花顏色和底色差別避免太大:

材質柔軟但有「筋骨」

文藝清冷風柔和沒有攻擊性,並不適合穿太硬朗的材質:

左邊的牛仔褲材質太硬朗了,一下子就削弱了麥子身上的文藝柔和氣息。

可以選擇天然舒適的輕柔材質,但最好穿出來的效果有一點「筋骨」,避免過於軟塌沒型,消解掉本身的清冷氣質:

左邊這件上衣就是太軟塌了,清瘦扁身材穿著失去了特色。

冬天可以選柔軟的雙面羊毛或羊絨長款大衣,避開太短或者太板正通勤感的款式:

其他季節適合入手亞麻、真絲、純棉等材質,品質高一些才能支撐得起這份簡潔天然的美感:

▍ 搭配不用太緊繃,多一點文藝感

用寬鬆感增加文藝自在的感覺

搭配上可以偏寬鬆一些,顯出文藝自在的氣質。比如連衣裙、連體褲可以是上緊下松的組合,上裝的緊突出脖子手臂線條,下身的松增加自在感:

不過最好避免上面有太多裝飾,會讓風格跑偏。

上裝比較貼身的話,最好下裝是比較寬鬆飄逸的長線條。避免上下都緊繃,精緻感太強:

當然也可以上下裝都穿得偏寬鬆,不過寬鬆的同時意味著會橫向變寬,這時候最好增加縱向延伸感。

增加視覺上的縱向延伸感

這點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寬鬆而顯矮,另一方面視覺上有延伸感也顯得氣質更清冷。

比如上下裝搭配的時候可以選擇同色,在文藝清冷風身上效果會非常驚艷。擔心單調的話,可以用不同材質來增加層次感:

不是文藝清冷風的女生,也可以參考這種配色方法來獲得沉靜感。之前丁丁在這套look里也嘗試了全身同色的搭配,感覺挖掘出了自己的另一面:

冬天還可以利用疊穿,內搭同色並搭配長款外套,讓縱向線條變得更明顯:

配飾不適合用力過猛

文藝清冷風不適合在造型上有「用力過猛」的感覺,比如妝容濃重,細高跟鞋:

左邊這套造型的妝容搶走了Cici本身靜謐的氣質,高挑身材搭配細高跟鞋,也容易顯出攻擊性。

鞋子可以選中低跟的淺口鞋、露跟鞋、穆勒鞋等,甚至是白色帆布鞋或者做工精細的涼拖,有一種隨性自在的美感:

增強文藝感還可以利用好帽子,比如夏天的草帽、冬天的貝雷帽、禮帽:

也可以選擇編辮子,或者把頭髮簡單紮起來,保持利落簡潔也能帶來清冷感:

上次也有讀者問到,文藝清冷風與路人感的差距是在配飾上嗎?

丁丁覺得,這種風格更多是氣質導向。先有一顆文藝的心,對藝術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思考,才是走好這條路線的關鍵。

就比如上面出現的幾位文藝清冷風代表,Cici畢業於知名大學藝術史系,平時熱愛看藝術展,看她的ins個人主頁也是一種視覺享受:

麥子學過多年舞蹈,演過舞台劇,現在又成為一名導演。杜鵑更是練了九年的芭蕾舞,從她現在的大片里都能感受到深厚的芭蕾底子。

這份涵養是生造不出來的,也是光靠衣服穿搭沒法塑造的。

研究穿衣越久,越感受到穿搭一定是內在氣質的表達+外在形象的強化。希望我們都能找到並堅定自己的氣質,讓穿搭幫我們突出風格、錦上添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ug8_W0BMH2_cNUgEv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