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這些也有毒!千萬別碰

2023-01-18     掌中淄博

原標題:又一起?這些也有毒!千萬別碰

【點擊下圖一起曬年味】

日前,一網友在火鍋店菜品中發現藍環章魚,引網友關注。(詳情 衝上熱搜!千萬別吃,可致命

1月17日,一位深圳的網友發帖稱,家人幾日前曾在山姆福田店買了一盒冷凍小章魚,打開發現裡面有一隻藍環章魚。

山姆福田店工作人員表示,店內的章魚均為國產人工養殖,出現藍環章魚的機率非常低,會聯繫當事人核實情況。

  • 藍環章魚毒素烹飪後不會消失,目前無解藥

藍環章魚毒素烹飪後不會消失,目前無解藥

據悉,藍環章魚隸屬於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蛸、豹紋章魚,它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於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大多數對人類的攻擊發生在藍環章魚從水中提起來或被踩到的時候。

專家提醒,豹紋蛸所分泌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一種血清素、透明質酸酶、氨基對乙酚、組織胺、色氨酸、羥苯乙醇胺、牛磺酸、乙醯膽鹼和多巴胺,即使經過烹飪毒素也不會消失,它主要是麻痹我們的呼吸及呼吸有關肌肉。目前,也沒有針對這種毒素的解毒藥物。

  • 劇毒藍環章魚為何會出現在火鍋店?

劇毒藍環章魚為何會出現在火鍋店?

那麼,劇毒的藍環章魚是如何流入市場的呢?

據悉,藍環章魚和我們常吃的章魚有著類似的生活環境,比如近海的岩礁甚至潮間帶等,所以有可能和其他章魚一起被捕獲併流入市場。

博物雜誌官方微博岳逸松稱,豹紋蛸屬的物種見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我國東南、華南沿海省份(兩廣、福建、台灣等)比較容易遇到,也有可能隨物流來到北方地區,「但這些其實都是非常小機率的事件,我們平時不用過度擔心。」

藍環章魚身上具有非常顯眼的藍色圓圈、斑點或條紋,跟我們平時吃的章魚區別明顯,比較容易分辨出來。

  • 這些海鮮也有毒

這些海鮮也有毒

生活中還有哪些容易出現但又比較陌生的有毒生物需要注意?岳逸松稱,在這方面,海鮮和野生菌可謂兩大「重災區」。

除了藍環章魚之外,在我國南方沿海還有可能會遇到像正直愛潔蟹、銅鑄熟若蟹、雷氏鱗斑蟹等體內同樣具有毒素的螃蟹,還有俗稱「海瓜子」的織紋螺也有攜帶毒素的可能。

野生菌中毒也較為常見,其中的致命案例大多來自劇毒的鵝膏菌。誤食有毒植物(或迷信偏方)導致的中毒也屢見不鮮,比如前不久就發生了一例將鉤吻(斷腸草)當成金銀花煮水喝從而導致死亡的案例。

在岳逸松看來,科普的意義在於增進大眾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了解和認識,一方面可以把科學研究的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傳遞給大眾,拉近大眾和所謂科學之間的距離,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知道「科學家」們平時在做什麼、做出了什麼,也能藉此消除一些疑慮、刻板印象乃至隔閡。

另一方面,增加知識儲備對每個人來說肯定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肯定是希望大家會以觀察和求知的角度去看待身邊的物種,而不是只知道踩死或者只關心能不能吃;從大眾的角度來看,認識的物種變多了以及積累的知識變多了,就能在平時見到的物種中逐漸分辨出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以後在面對一些小蟲子小動物的時候就可以不那麼害怕,遇到了有毒的動植物或者食物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

  • 博物雜誌:要出餐桌保命指南

博物雜誌:要出餐桌保命指南

17日,博物雜誌發文稱,應大家要求,準備新開一個「餐桌保命指南」話題,專門用來收錄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容易被誤食的有毒動植物,以及本身就具有毒性的食材等,不定期更新,方便大家在餐桌上「保命」,以備不時之需。

公開宣判!數罪併罰!

公安部發布重要提示!

提前預約!涉及淄博各個區縣

驚險!高鐵在淄博站關門瞬間,4歲萌娃突然跑下車……

來源:封面新聞、@西部決策、@博物雜誌

編輯:董秀

一審:葛珍珍

二審:朱麗瑜

三審:於恩剛

出品:淄博日報社融媒體中心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們

視頻號推薦

點擊點贊+在看

送你小花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f521a1cc62a22a4a7a755e4c28206f1.html




嚴厲打擊!

2023-02-07


哎呦哦!真酸~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