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來臨,8點適合孩子的做客禮儀,快教給孩子

2023-06-30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假期來臨,8點適合孩子的做客禮儀,快教給孩子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特別不喜歡家裡有小孩子來做客,尤其是孩子一多,家裡更是慘不忍睹。

柜子被打開,所有的物品被翻得亂七八糟,孩子動不動就吵架,一會兒這個被打哭了,一會兒那個被弄傷了;

吃飯時,飯桌上也是不消停,孩子一會兒要吃這個,一會兒要吃那個,大人完全無法交談不說,甚至還因為孩子哭鬧,逼不得已再下廚房,多做一盤他喜歡的菜。

有時我剛給自家孩子買的小禮物,包裝還沒拆,就被小朋友看到,強勢地拿走了。。。

雖然東西並不貴,重新整理也不是那麼辛苦,可孩子的這種態度,卻著實讓人喜愛不起來,但作為大人,又不好發脾氣,畢竟孩子還小,什麼都不太懂,可終究還是心累。

尤其是節假日期間,走親訪友都比較多,這種現象也就頻頻出現。

其實,孩子之所以出現這些情況,除了和他活潑好動的性格有關之外,大多還是不懂基本的作客禮儀。

作為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不在意。

自家的孩子怎麼做都無所謂,可進了別人家裡,就得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一定要教會孩子做客的基本禮儀,讓孩子成為人人誇讚的好孩子。

假期來臨,8點適合孩子的做客禮儀,快教給孩子:

1、整理著裝帶禮物

去別人家做客前,一定要自整理自己的儀表,不要求衣服有多名貴,但起碼要乾淨整潔,注重搭配。

千萬不要空手去別人家拜訪,沒有人有義務招待你,哪怕是親人之間,這些都是對別人尊重的一種表現。

2、提前告知

如果打算去別人家拜訪,一定要提前和主人約定時間,不要突然到訪,這種狀況會顯得很唐突,也有可能會打亂別人的計劃,弄得別人措手不及。

對於孩子,一定要提前告知孩子父母和那家人的關係,教會他該如何稱呼,是叔叔,伯伯還是爺爺。

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對陌生的地點和人物也不那麼抗拒,更願意主動開口叫人。

3、詢問換鞋

進門前,不要大大咧咧的,直接抬腳就進,每個家庭里都很注重家庭衛生,地面也是時常保持乾淨整潔。

作為客人,外面穿的鞋子,肯定會有很多的灰塵和細菌,進門之前,一定要詢問主人是否需要換拖鞋。

這句話,一來表示尊重,二來會讓主人家特別內心特別舒服,關係也會更親近。

4、多感謝,不亂動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哪怕平時再好動,在別人家裡,也不要隨便亂翻別人的東西,更不要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就拿走別人家的東西。

尤其是面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如果不是主人提供的,孩子不要隨意食用。

這種行為,一來體現孩子的禮貌良好的家教,更能博得主人家的好感,也讓雙方的感情能更進一步。

5、吃飯禮儀

很多孩子在家裡吃飯時會非常專制,對喜歡的菜就一股腦地倒進碗里,放在自己面前,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可在別人家做客,這一套就不應該出現。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在別人家做客時要克制自己,不要隨心所欲,夾菜時儘量只夾自己面前的菜,不要滿桌去夾,更不要用哭鬧的方式將自己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允許別人來吃,只顧一人獨享。

哪怕在家裡,家長也一定要教會孩子,吃飯時不要發出太大聲,不要吧唧嘴,更不要在碗里洗筷子,不要將筷子插在飯上等等。

這些基本的吃飯禮儀,可能對大人來說已經牢記於心,但請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有些孩子平時相處時,覺得性格很不錯,禮貌也很周全,可一上飯桌,就原形畢露了,家長千萬不要忽視。

6、管住嘴巴

大寶兩歲時,那是我第一次打他。

那天,好久不見的閨蜜來到家裡,我們相談甚歡,回想起了當初很多快樂的事情,聊得時間有點長。

大寶也許是餓了,剛開始只是在我旁邊不斷地磨蹭,並未開口,可慢慢的,孩子似乎是餓都不行,就會在旁邊不斷地喊我,看我依舊沒有管他,孩子就開始砸東西,大哭大鬧。

也許孩子的行為情有可原,但這種方式,卻讓我覺得非常尷尬,閨蜜也很難堪,很快就結束了那次談話。

那次的事件卻讓我記憶猶新。

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在大人說話時儘量不要插嘴,更不要無理取鬧,製造噪音試圖打斷大人的談話。

如果實在有需要和父母溝通的事情,可以耐心地坐在一邊等對方說完,或者先客氣地詢問是否能和自己的父母說上兩句話,在得到大人許可後,再進行溝通。

千萬不要小看這樣一個舉動,可能孩子並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但如果從小讓他養成這樣的習慣,會讓孩子以後的在社交上更具有優勢。

7、不隨便進別人房間。

7歲的小侄女就很喜歡爬進我的房間,每次只要她來到家裡,我的床就成為了她和小寶打仗的場地。

出於無奈,只要她再來家裡,我都會提前將床上的被子,枕頭等物品收起來,面上只鋪上一張舊的床單,讓他們隨便折騰。

這種行為不僅給人增加麻煩,更會引起別人的厭惡,覺得孩子不禮貌。

尤其是臥室,這是別人睡覺的地方,注重私密性,也更在意衛生環境,有些人還喜歡將財物存放在臥室里,覺得更安心。

如果孩子未經許可,就走進別人的臥室,不僅讓主人感到隱私被打擾,更有可能擔心一些私密的物品被翻出,覺得尷尬或惱怒。

8、主動打招呼

見到別人主動喊人,打招呼,或介紹自己,是基本的禮貌,這點不用質疑。

也許對有些孩子來說,這種方式會很難,但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勇敢地開口,一次不行就兩次。

總之,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習慣,這不是想讓他做社牛,只是具備基本的社交禮儀而已。

當然如果孩子不願意開口,家長也不要強迫。

強硬的態度,只會讓孩子感到厭煩,更加不願意和人說話。

做客禮儀,不僅是孩子本身的名片,更是他走向社會前基本的禮儀標準。

雖然這個可能對小朋友來說有點難,但是家長一定不要放棄,更不要不在意,試著多教幾次多提醒幾次,孩子都非常的聰明,他們肯定能學會,也會讓他更受歡迎。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f4b23a4267c50839fa74c17b7bd92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