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國產版iPhone15鏡頭進灰:我們高估了自己,輕視了印度

2023-09-23     王新喜

原標題:大批國產版iPhone15鏡頭進灰:我們高估了自己,輕視了印度

文/王新喜

印度產的問題在這一屆iPhone15身上給蘋果帶來很大的爭議。此前就有海外用戶爆料,在印度的工廠,質量工程師打回了二分之一箱的iPhone手機,簡言之,印度製造的蘋果手機,因質量問題有二分之一的iPhone被退貨。

目前印度版iPhone已經在全球發貨,但目前在全球各地並沒有曝出印度產iPhone出現品質方面的問題。反而中國產的iPhone15系列出現了問題,就是攝像頭進灰塵。此前有科技博主楊長順連拆3台iPhone15系列,發現每一台手機的攝像頭內都有灰塵。

事實上,到目前,已經有一批博主都反饋了iPhone15攝像頭進灰的問題,而這批iPhone的版本很多都來自中國製造。根據百鹿數碼的曝光,他從黃牛手中加價買的15Pro max就是中國製造,攝像頭也有灰塵,他懷疑是暑假工給他裝的。

由於印度產iPhone15隻占很小的一部分,當前購買到的用戶反饋還比較少,但這件事情透露一個問題,就是國內iPhone的品控與質檢可能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具備較高的競爭力。

攝像頭進灰,是如何產生的,問題有多嚴重?

攝像頭進灰,其實並不是一個小事情。因為平時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如果鏡頭處有灰的話,那拍出來的照片就有瑕疵,那要是手機鏡頭裡面有灰的話,手機拍攝功能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用戶購買iPhone,其實拍攝功能是不少消費者非常在意的一個功能。

這讓人聯想到會不會是印度產iPhone的問題。但在目前曝光的曬單圖片中可以看到所有展示出來的iPhone 15系列基本都是中國組裝版本。對此,安兔兔也發文指出,目前網友曬單的iPhone15系列清一色都是中國版本。

問題來了,攝像頭該如何避免進灰塵?

這背後,一方面或是涉及到無塵車間的生產標準的問題,一方面涉及到人的問題。

做一個鏡頭的裝配,要求是無塵車間,這是基本要求。無塵車間就是潔凈度達到一定標準,即無菌、無塵的環境,保證工藝產品的高效、安全生產。

建了無塵車間之後,第二步,就是對工人的管理以及相關環節的標準執行要做到絕對的嚴格。如果管理很鬆散,員工懶散或者各種操作達不到專業的標準,甚至車間領導管理不夠細緻,無塵車間的凈化設備不開,進車間的員工不做檢查,進車間的員工防護不夠等,這都有可能導致鏡頭進灰。

管理在品控,在質量上面有很大的問題,這需要再流程上有非常嚴格的標準與執行,包括對工人的責任心以及專業度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標準,這不僅需要工人本身的素質能達標,也需要長期的訓練與打磨。

在2022年,曾經央視做了一期粵港澳大灣區的直播,裡面有一段鏡頭是有關於OPPO手機製造的,這個節目中就提到了OPPO的無塵車間。

當時拍攝的是在東莞長安OPPO手機的一個生產車間,工人在為了保證手機鏡頭100%沒有進灰,直接用16倍的放大鏡來觀察和檢驗,確保沒有灰再出廠交付。

從目前很多博主曝光的程度來看,肉眼都能非常清晰的看到灰塵,可見標準與細緻度執行的差異程度。

而OPPO能達到16倍鏡的細緻程度,相信iPhone的標準不會低於OPPO的標準。但這次事件,無疑是讓人看走了眼。

高估自己,輕視印度製造,不是一件好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產iPhone本來已經引發巨大的輿論爭議,不少國人對印度產iPhone持有牴觸心理。這導致iPhone攝像頭進灰事件,也讓不少消費者聯想到印度,但事實上,從部分博主的曝光的來看,基本是中國製造的。對於這件事情,我們需要客觀看待。

在過去,我們常常為中國製造引以為傲,認為中國產iPhone的品質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各個標準上的長期打磨出來的細緻度與高標準品質,印度市場要短時間追趕,達到完全一模一樣的標準與品質,是很難的。

但從蘋果這次品控翻車來看,其中不少是中國產的Pro版本以及Pro max版本,不少博主認為可能是暑假工組裝的。那麼這反映出兩個問題,當前中國製造的競爭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過去,我們認為印度供應鏈能力以及工人素質無法達到中國的標準,但是為了節省成本和分散風險,蘋果依然選擇把產能遷往印度。目前蘋果有7%左右產能在印度,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的預計,2025年蘋果將有25%的產能在印度。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我們似乎一直在等著蘋果在印度犯錯,等著一批質量不合格的印度產iPhone出現在市場,引發群嘲。但事實上,去年iPhone14印度版也已經在全球發售,也並未出現大的產品品控質量問題。

但我們的潛意識認為中國版iPhone的品質要遠高於印度版,且印度無法追趕。

但是當前品控翻車的大多是國產版iPhone15 Pro max,這反映出來的問題是,iPhone中國供應鏈在品控環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攝像頭內部灰塵在華強北圈子裡有一個行話,叫做「水印」。去除攝像頭內部灰塵也叫做「洗水印」,這是一個細緻又耐心的技術活。需要將模組拆開,使晶片與馬達分離,再用特殊液體配合無塵棒在顯微鏡下仔細清洗擦拭。拆開以後,再焊回去也是技術活,所以確實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人工一定沒有全自動的封裝精準。

如果iPhone攝像頭組裝這種涉及到需要專業細緻的活兒,暑假工都能幹,那麼中國製造的iPhone供應鏈相對印度製造的優勢或許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大,我們低估了印度,而高估了自己。

蘋果對iPhone質檢一向嚴格,但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是通過了,這意味著國產iPhone的品控標準執行可能存在問題,對工人的管理以及相關環節的標準執行並沒有做到位。以至於有博主懷疑是不是暑假工乾的。

另一方面,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也給了庫克向印度遷移供應鏈的理由。畢竟,當中國製造有著絕對優勢的時候,蘋果供應鏈轉移可能會考慮這重因素,但如果中國製造的品質與品控優勢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強大,那在蘋果看來,印度就是可以追趕與替代的。

iPhone中國產的高品質與信任價值是需要整個供應鏈代工廠、組裝廠、供應商去維護的,這次的事件其實值得國內相關iPhone供應鏈工廠去反思追溯問題的根源,為什麼攝像頭進灰這種在國產手機廠商很少出現的問題,會出現在中國製造的iPhone上。某種程度上,攝像頭工藝還有進步的空間。

從這件事情來看,我們不能過於自大,如果一直是這種輕視印度永遠無法追趕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可能哪一天,印度的追趕可能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f1e4d8dffe837beee2921f634ec23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