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9日訊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一環。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山東不斷推進電化學、抽水蓄能等儲能設施規模化開發,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保障電網安全穩定。
眼下,在慶雲縣,一座裝機容量達301兆瓦的電化學儲能電站正在進行帶電調試,不久就能實現全功率發電。作為山東單體最大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它採用先進的液冷技術,和常規的風冷相比,轉化效率提高了8%,一個小時就能為山東提供30萬度電。
「我們整個電站一年充電能消納新能源電量是1.8億度,一次放電的話能夠滿足慶雲縣全縣四到五個小時的用電需求,這對電網的調峰非常重要。」三峽能源慶雲儲能電站負責人周國旭介紹。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不穩定,受風力和光照的影響大。特別是光伏,它在中午發電最大,到了晚上就不能發電。而山東是光伏裝機第一大省,規模已經超過5200萬千瓦,占全網裝機的29%,再加上風電,新能源裝機占比接近一半,發電波動衝擊著電網的穩定。
「當天最大到了4760萬千瓦,但是到夜間僅有1300萬千瓦,也就是說全天山東省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超過3400萬千瓦,超過了濟南、青島、濰坊、淄博四個市用電負荷之和,對全省電力平衡帶來極大壓力。」國網山東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四級職員劉軍告訴記者。
儲能是在風電、光伏發電高峰的時候,將富餘的綠電儲存起來,在電網需要的時候再發電,是解決新能源消納的首選。作為新能源裝機大省,山東出台優先併網、優惠電價、容量補償等政策,不斷提高儲能收益,加力推進儲能規模化開發。
「山東對儲能的支持政策在全國是最好的。」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山東分公司電力生產與營銷部營銷經理隋怡告訴記者。「一個月給我們裝機三十萬千瓦的儲能電站容量補償就是一百多萬元,再加上支持我們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利用峰谷電價差,我們發一度電大概能掙三毛錢,這些政策提高了我們參與電網調峰的積極性。」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這些儲能為山東電網消納新能源電量1.86億度,緩解了用電高峰時的壓力。在能源轉型中,山東把儲能發展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在政策上持續發力,建立儲能「一項目一台帳」,全力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困難。
「政府在征地、前期審批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大幫助,特別是他們為我們項目建成了一座500千伏的彙集站,保障了我們後期併網。」中能建350MW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範項目現場主管李家樂說。
政策吸引、保障有力,大量儲能項目正在向山東集聚。在剛剛閉幕的山東儲能高質量發展大會上,55個儲能電站項目集中簽約,涵蓋鈉離子、壓縮空氣等多種儲能技術路線,預計到2030年,山東新型儲能規模將達1000萬千瓦,一年能消納新能源電量60億度。
「未來,我們持續強化儲能產業政策支持與落地,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建設,試點推進壓縮空氣儲能建設,梯次推進抽水蓄能建設。」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副處長王磊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充分發揮儲能的積極作用,實現新能源靈活高效利用。」
閃電新聞記者 王煒 徐奇 德州台 王浩 孟飛 趙玉棟 編輯 魏歆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