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卻放棄逃生,選擇與氫彈共存亡

2022-08-2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1971年,楊國祥投擲氫彈失敗,他卻放棄逃生,選擇與氫彈共存亡

近代以來,古老的中國因為積貧積弱而受到了帝國主義多次的侵略和瓜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又同樣面臨著來自外部的威脅,環境十分嚴峻。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軍事工業迫在眉睫,首當其衝的就是發展自己的核武器。核武器自從在二戰末期被投入使用,其威力就震驚了世界,二戰結束之後,各個大國也紛紛開始發展自己的核武器,比如蘇聯就在1949年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新中國要想在世界上立足,那也必須要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當時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是遠遠比不上美國、蘇聯等國家的,但我們絲毫沒有退縮,在核武器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儘管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還是在1964年成功試爆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但是我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多久,國際上又出現了一種更加威力強大的核武器,那就是氫彈。

於是,我國又投入到了氫彈的研究之中,在這期間還出現了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1971年,我國的第一顆氫彈交由飛行員楊國祥投擲,但卻遇到了意外投擲失敗。關鍵時刻他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捨生忘死帶彈著陸,成就了一段佳話。

楊國祥是雲南玉溪人,於1948年考入了峨山中學。在校期間他成績優異,被保送進入航校學習,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批飛行員。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楊國祥也作為志願軍空軍在戰場上英勇戰鬥,為保衛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新中國空軍中最有經驗的飛行員之一,楊國祥在1971年12月30日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投擲中國第一顆氫彈。

當天中午,楊國祥駕駛著強-5飛機,掛載著我國研製的氫彈來到了羅布泊的核試驗基地,準備投彈。隨著指揮台的命令,楊國祥按下了投彈的按鈕,然而卻什麼都沒有發生,迎接楊國祥的是一片死寂。在這種情況下,楊國祥馬上申請應急投彈,然而在按下了應急投放的按鈕之後,氫彈依然是沒有任何反應。現在擺在楊國祥面前的問題是,飛機只剩下能夠支撐40分鐘的燃料,而機上還掛載著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現在是跳傘逃生,還是堅持著陸?

楊國祥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知道此刻只要自己選擇彈射逃生,那麼立即就會獲得安全,然而這架掛著氫彈的飛機卻不知道最終會降落在什麼地方,如果沒有落到預定的實驗位置,那麼輕則造成嚴重的污染,重則威脅到實驗基地甚至無辜民眾的安全。於是楊國祥當機立斷,選擇放棄逃生,駕駛這架飛機著陸,誓與氫彈共存亡。返回基地後,楊國祥駕駛著飛機小心翼翼地著陸,最終沒有引爆氫彈。

楊國祥駕駛著飛機成功著陸之後,整個機場幾乎空空如也,只剩下師長宋占元和參謀在進行著指揮,其餘人已經撤離到了安全區域。後來經過檢查才發現,是氫彈投送裝置發生了短路故障,這才造成氫彈沒有正常地投放下去。在修復了這個問題之後幾天,楊國祥再次駕駛飛機進行了投彈,這一次我國的第一顆氫彈終於爆炸成功,楊國祥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他捨生忘死,保衛祖國和人民的精神,也必將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所銘記,提醒著人們在我國的核武器研究背後不光有科研人員的奮鬥,也有這樣無私的飛行員的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a975dd1b1f10ed1d6bb86344ce189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