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2020年的春天,我們以為自己經歷了一場災難,其實更像是大難淘沙。
它會淘出那些更優秀的人,或者是每個人品質中最優秀的部分。
有一位老師說:
這個假期過後,將有無數黑馬橫空出世,也有許多星星中途墜落。
雖然孩子現在還在家,但差距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拉開了。
當學習重新步入正軌,具備以下特質的孩子更容易脫穎而出,成為時代的寵兒。
1、高度自律的孩子
前些日子,一個衡水中學學生的作息時間表在朋友圈刷屏。
這些學生每天清晨5:40起床,一直學到晚上十點多。
每天要上6節網課,中間往往只有幾分鐘時間休息。
晚上不僅要做作業,還要做8套試卷,每天都如此。
在其他孩子還在睡懶覺、打遊戲的時候,他們早已「笨鳥先飛」,爭分奪秒地學習。
再說,衡水中學的學生也不笨。
2017年,衡水中學的清北錄取人數為176人;
2018年,衡水中學的清北錄取人數為214人;
2019年,衡水中學的清北錄取人數為275人。
難怪有人說,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直以來,衡水中學以優質的教學質量聞名,但從這份作息時間表可以看出:
真正的優秀,不靠天賦,靠的是日積月累的自律!
如今,孩子們都離開了學校的環境,離開了老師的監督,真正受到了自律的考驗。
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孩子都做不到自覺學習。
最近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樣的吐槽:
「無語,第一次看到學生開著攝像頭睡覺。」
「早上催起床,下午催上課,晚上催作業,比在學校還要累。」
「我就不該指望他們會自覺!」
但我們也欣慰地看到,依然有很多學生把學習看做最重要的事。
有一個高三學生,因為家裡沒有網上不了網課,只能向鄰居借網。
為了不打擾鄰居,他就爬到屋頂上讀書上課,用太陽照明,以膝蓋為桌。
哪怕天氣再冷,他都堅持5:30起來早讀,在寒冬之中心無旁騖地學習。
還有一個高三學生,因為感染而被隔離,他卻沒有自暴自棄,每天一起床就扎進書堆里。
整個方艙醫院裡,他就是最引人注目的風景線,他所在的病床也是最安靜的角落。
他說,「哪怕在醫院,我也當自己正和同學坐一起,做最後的衝刺」。
一個月之後,學生之間會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
自律的學生會越來越優秀,因為優秀本身就是一種習慣。
2、意志堅定的孩子
為什麼在方艙醫院備戰高考的孩子,會引起廣泛關注呢?
因為,他們就是所有孩子的榜樣。
不僅因為他們具有高度的自律,更是因為他們堅定的意志、沉穩的心態、踏實的求學態度,都很值得每一個孩子學習。
在別的孩子健健康康地安心宅家時,他們卻不幸感染。
然而,別的孩子早就在家裡憋不住了,想出去玩,不想在家上網課。
而他們呢?
他們也會害怕呀,可卻一直默默配合治療,把其餘時間都用來學習。
在別的孩子安安心心地在家學習時,他們連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都沒有。
然而,別的孩子不聽網課,不寫作業,還說自己很累,說這樣的學習毫無意義。
而他們呢?
他們把所有學習資料都拿到醫院裡,沒有老師講課那就自學,沒有安靜的環境那就強迫自己全神貫注。
面對突入其來的災難,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
有些人心安理得地懈怠了,有些人卻從未停止腳步。
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收穫最明媚的春天。
有一個15歲的女孩,因為家裡信號太差,每天都要走4公里的山路找信號。
而她去的地方,是一座懸崖。
每天早上6點左右就要起床,在書包里放一些饅頭和包子後就上路。
懸崖離家很遠,為了不耽誤上課,她決定中午不回家,知道下午5點上完課後。
靠著一點點口糧,頂著凜冽的寒風,她硬是堅持下來了。
因為在她心中,沒什麼比學習更重要了。
對於一個優秀的人來說,天賦真的太微不足道了。
再好的天賦,沒有後天的努力,沒有堅強的意志,沒有強大的內心,不可能成功。
那些能夠安心讀書、學習的孩子,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是做不到的。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一個平凡而不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
你會被淹沒嗎?
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淪。
堅持學習,堅持奮鬥,哪怕身處低谷仍要心懷希望,哪怕困難重重也要堅定前行。
3、目標明確的孩子
讀過這麼一個故事。
父親帶著三個兒子去打獵,問他們:你看到了什麼?
大兒子回答:我看到了手裡的槍,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
父親搖了搖頭,說不對。
二兒子回答:我看到了父親、大哥、弟弟、槍、野兔,還有草原。
父親還是搖頭。
小兒子只回答了一句話:我看到了野兔。
父親終於點頭:你說對了!
只有目標明確的人,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知道自己該走哪一條路。
一直朝正確的方向走,堅持不懈地奮鬥,那樣會少走很多彎路,更容易獲得成功。
還記得「點讀機女孩」嗎?
十年前,她因為「哪裡不會點哪裡」的點讀機廣告而家喻戶曉;
十年後,她因為考進中國傳媒大學而上熱搜。
而且,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是她從小以來的目標。
為了實現夢想,她自小刻苦學習,還參加了合唱團,積極參加各種主持活動,大大地鍛鍊和提高了自己的主持功底。
考進中國傳媒大學只是她實現夢想的第一步,之後,她更希望自己能傳播中華文化,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有目標的人,是幸福的。
有目標且持之以恆地為之奮鬥的人,是了不起的。
耶魯大學曾發起一個跨度為20年的調查,研究者問接受調查的學生:你們有目標嗎?
90%的學生答「有」。
研究者繼續追問:那你們有寫下來嗎?
只有4%的學生回答「寫下來了」。
20年後,寫下目標的4%的學生所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沒有寫目標的其他人。
有目標和沒目標的孩子,差的不是目標,而是行動和付出的意義和動力。
目標,就是茫茫黑暗中始終閃爍光芒的燈塔。
即使你看不清到達終點的航線,即使你不確定到達終點之前會遇到什麼,但至少,你一直都能迎著燈塔前進。
擁有目標,就是讓孩子找到努力的意義,找到前進的動力,找到撬動夢想的支點。
偷懶的孩子,永遠停留在原地坐井觀天。
勤奮的孩子,有了目標,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不達目標永不停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_jcKHEBfwtFQPkdif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