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價格打不過拼多多,背後的深層原因

2023-12-07     王新喜

原標題:淘寶價格打不過拼多多,背後的深層原因

近段時間,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引發了大討論,關於拼多多市值為何超越阿里,有很多分析,但事實上,單純從用戶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一點,同樣的商品,拼多多更便宜。這裡面的關鍵是,淘寶這麼大的平台,作為電商的老大哥發展了這麼久,為什麼價格上卻沒有優勢了,這或許才是淘寶的根源性危機。

現在很多在拼多多有過購物經歷的消費者都會意識到一個問題,相同的商品,一樣的牌子,一樣的材質,拼多多的價格能做到更低,為什麼?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山寨貨,認為是拼多多假貨泛濫,因此,可以做到更低。但事實上,確實有很多消費者試過會同時從淘寶與拼多多買來一樣的商品,仔細比對,確實一模一樣。有消費者在社交平台透露:「往細節上看,連吊牌上的款號、編碼、面料成分、生產企業地址都是一樣.....實錘是同一家貨源了!」甚至有消費者建議:「如果不相信,大可以在拼多多買,在淘寶退貨。」

一模一樣的東西,拼多多價格更低,為什麼用戶不選擇拼多多,而選擇淘寶呢?這是拼多多做起來的關鍵,卻是淘寶的大危機所在。

一模一樣的東西,拼多多價格低,到底是什麼原因?商家怎麼說?

有做電商的朋友此前透露,做電商一般都是有好幾個店的,不僅做淘寶,也做拼多多,做京東,還做抖音,基本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他們很多平台都有店,就連客服也是一樣的,但是包裝不一樣,裡面的卡片也不會一樣,實際發貨地址都是一樣的。

但之所以拼多多賣的更便宜,是因為兩個平台的平台收費規則與流量導向規則不同。

首先我們知道,淘寶的壯大,是由淘寶C店賣家的支撐為鋪墊,淘寶超800萬的中小賣家構建了淘寶商家生態的基石。但自從天貓獨立之後,流量、資源、政策都向天貓大品牌大賣家傾斜,大力扶持天貓,減弱c店流量和展現,基本很多類目一搜第一次全是天貓店,c店越來越難以生存,導致大量的中小賣家出走。

當流量集中給天貓店的時候,平台推廣成本也在一直上升。 「天貓開店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天貓比拼多多貴不一定代表掙得多,因為天貓拿了提成。而拼多多又主打低價,都是薄利多銷,所以才出現兩個價格。」某電商從業者表示。

其次是,根據同時入駐拼多多與淘寶的商家透露:「拼多多是低價主導機制,你只要把價格做到最低了,平台是真的給流量,淘寶不是,你價格再低也沒人看,你要開直通車才有流量。此外,淘寶對於先漲價再降價沒有處罰機制,而拼多多如果不是最低價,會讓商家修改價格,否則不能參加活動。」

也有商家表示,阿里一直在用淘寶給天貓灌流量,尋求流量變現,一個致命弱點是天貓佣金。即,所有類目,只要在天貓店鋪購買,都要給天貓app佣金,取消天貓店鋪中差評,獲取評價轉化權重馬太效應顯現,長期穩定的低價產品多數源自天貓店鋪,就是因為沒有中差評的原因。最後也就是這個佣金,壓倒了不需要很注重運營的中小賣家,因為價格低到這般地步的時候,利潤很可能就是這個佣金的費用!而拼多多的佣金比低的多

該商家表示:「天貓服飾類目佣金5%,而拼多多體現的佣金0.6%,我們打商品價格10元,相同運營成本銷量的情況下,我們的凈利潤提高了4.4%,對於銷量10w而言,這裡多出了4.4w的利潤,商家為什麼不選擇拼多多?」

有業內人士一針見血指出,拼多多上面賣的淘寶都有,但是價格普遍比拼多多高,趕走中小賣家的不是因為淘寶限制假貨,而是淘寶運營成本太高了。

這就導致了,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也是划算的,「拼多多是直接告訴你,來我這買,所見即所得,全網不敢說絕對最低,但是一定是最低的之一。萬一看到了更低的,不爽你退款就是了。」

另外是拼多多的僅退款機制直接讓商家不敢在價格上欺騙消費者,因為本身在拼多多上購物的都是價格敏感型用戶,一旦發現你的價格高於其他平台,存在欺詐消費的行為,消費者發起僅退款,平台很可能支持。

簡言之,拼多多是拿買家多來壓賣家,淘寶拿商品多來壓買家。

「淘寶是定低價也不一定有流量傾向與展示,另一個只要價格足夠低,就會有展示,而且在雙十一、618等活動中,定高價會面臨更大的處罰成本。」

「淘寶的問題還在於,整個電商行業的基礎設施,他能用,拼多多抖音都能用,他深耕多年的電商底蘊就是當中間商,沒有打造出讓賣家和買家離不開的淘寶生態,以至於大家切換到拼多多的時候,不用考慮沉沒成本。」

總的來看,我們就知道,在商品過剩以及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商品多其實已經不是核心競爭力了,同樣的商品,你賣的價格更低,才是競爭力。一模一樣的商品,如果拼多多更低,消費者為什麼要買淘寶的呢?

尤其是我們在各大平台看消費者的反饋就會發現,大量的帖子,消費者都在吐槽這個問題。

一開始,很多消費者小心翼翼的下單,擔心是假貨,但後來卻發現一模一樣,但價格更便宜之後,開始越來越多的在拼多多購買,淘寶用戶開始流失。

回歸淘寶,回歸用戶,淘寶還能把價格打下來嗎?

馬雲喊出了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網際網路,而劉強東也喊出了低價是1,品質與服務是0。這意味著馬雲劉強東看到了危機。

但從過去來看,把多數淘寶流量導向天貓,導致顧客買不到性價比高的產品,淘寶小商家開不起直通車,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拼多多的接盤,正在把低價做成了心智上的競爭力。

如果說在價格上,淘寶始終比拼多多高,那麼未來就越來越危險。無論是一個社會,還是一個電商平台,核心都是要關注最廣大的占據基本盤的底層消費者與中下層商家的需求,它們的生存狀態某種程度上就是中國小商品經濟的縮影。

馬雲過去喊出的回歸淘寶,本質上是要回到淘寶最初的價格競爭力。現在淘寶還能在價格上打贏拼多多嗎?因為目前的平台機制決定了,淘寶不是以價格與流量綁定的模式,加上拼多多平台服務費只需要千分之六,這跟動輒百分之三、百分之六的其他電商平台比起來,商家運營成本是非常低的。因此,這決定了商家會在拼多多與淘寶奉行兩套價格體系。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一模一樣的商品,拼多多要便宜,甚至有消費者曝出,在淘寶、在抖音上買個零食,發過來卻是拼多多的店發貨。

如果商家與消費者做出這種選擇決策,對淘寶的競爭力將是巨大打擊。

因此,淘寶現在該做出改變了,它需要在平台規則上給自己的商業模式動刀,真正回歸用戶核心需求,改變原有的流量變現、高佣金導向模式,讓商家在淘寶有價格優勢,還能賺錢。如果商家在淘寶上,發現更低的售價會獲得更多流量與曝光、盈利機會的時候,他們才有可能把重心轉回淘寶,如果不能,那麼淘寶未來會越來越危險。

從目前來看,電商的基礎設施,無論是物流、售後、支付體系、倉儲等方面,淘寶有的拼多多都有,大家都能用,拼多多的低價心智,是淘寶沒有的。按照現在的趨勢,大牌商家看到勢頭不對,很可能會逐步入駐拼多多,拼多多的商家數量、商品品類極大豐富之後,競爭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過去,馬雲的那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曾經激勵了很多人,但在今天,這個理想似乎不再成為很多商家的一種共識,馬雲說今天的阿里人大家都在看都在聽,更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裡。這句話背後,或看到了淘寶的危機比想像中嚴重。

淘寶能否重新崛起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把過去的共識,變成今天的現實。這註定是一場艱難的挑戰,淘寶已經沒有退路了。強化低價戰略,在流量費用上與運營成本上讓利中小商家,加大補貼力度,可能是淘天需要做出的改變了。

若不改變,未來3~5年,淘寶很可能面臨生存危機,我們也期待淘寶能做出更好的改變,真正回歸用戶,回歸淘寶。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9531d64e5d63659be19daecb885dc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