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忽視的專家-布拉迪,成為中國的高端人才

2023-01-13     羲和奇談

原標題:被美國忽視的專家-布拉迪,成為中國的高端人才

人類從動物進化到現在,從沒有停止過進步,或許在我們的祖先還沒有明顯感知到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了創造,創造依賴於科技。科技這個詞彙很現代化,但不代表在遙遠的古代就不存在科技。

可以肯定,從古至今哪個國家更注重科技發展,科技發展更先進,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比其他國家國力強盛,這無關人口多寡,而有關於人才的多寡。

在現代,中國多有人才流失到國外,但也不乏有國外人才選擇到中國發展,戴維·布拉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被美國無情拋棄,轉身投奔中國,在中國發展自身價值的同時,也為中國送來了價值千億的大項目。

被美國忽視的人才

現如今,整個世界都在謀求發展,中國在眾多國家中算是發展界的翹楚,地廣物博,幅員遼闊。中國社會的發展速度在近年來是很快的,但比起已開發國家來說,科技方面還有所欠缺,所以中國很注重科技發展,自建國開始,就很注重人才的培養。包括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在國內也會受到平等的扶持待遇。

戴維·布拉迪本來是美國的一位極賦潛力的權威專家,卻被美國不公平的對待,科學家最想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現世,能為人所知為人所用,能在未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那將使科學家擁有極大的滿足感。但是如果連提出來實施這一步都得不到國家的認同,那該如何發展呢?

沒有資金支持的想法就註定只能是一個想法。美國不予支持的態度讓戴維·布拉迪深受打擊和屈辱。

他身為科學家,在研究這方面固然厲害,但術業有專攻,他在給自己的科研拉贊助,募集資金這方面可以說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辛辛苦苦尋求幫助之後只募集到了一千美金,對於科研來說,這無疑是杯水車薪,遠遠達不到他想要的程度。戴維·布拉迪沒有辦法,輾轉打聽到中國對於科研人才的重視,於是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發展。

事實上,在戴維·布拉迪還沒有被美國忽視之前,在行業內就具有舉足輕重的名聲,他早就和團隊開始研發一種擁有十億像素的"超級相機",在他想要研製出來這個"超級相機"的過程中,也是向美國國防部請求資金支持和相關資料支持的。起初,布拉迪的科研是得到了國防部認同的,他們也提供了布拉迪要求的支持項目。

但不知為何,美國國防部突然反悔,食言而肥,中斷了對於這項研發的資金支持。一個企業的資金鍊中斷都有可能直接倒閉,更遑論一項跨世紀的科學研究?

可以說,搞科研的過程就是在燒錢買燃料,沒有燃料,那麼科研也會直接熄火,難以為繼。布拉迪深受其害,也難免氣憤。就這樣,因為美國國防部的錯誤判斷和錯誤行為,讓中國迎接來了一位高端人才。超級相機"的發展前景不可預估

戴維·布拉迪起初也是到中國碰碰運氣,畢竟自己的國家都能拋棄他這樣一位頂尖人才,他也不能確定別的國家會不會毫無芥蒂地幫助他研發"超級相機",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中國是一個看重人才的國家,並沒有種族歧視和排外現象。反而在調查了他的研發背景和前景預估之後,欣然大力支持他的科學研究,不僅在資金上予以支持,在技術方面也不吝共享,自此,布拉迪協同團隊落戶中國,與中國科學家們共同研究"超級相機"。

中國正在深入研究"天眼"系統,布拉迪的到來,無疑是有幫助的,如果布拉迪的項目可以成功研製出來,那麼這個項目對於天眼系統將大有裨益,而布拉迪也沒有讓中國失望,他提供的相關技術幫助中國觀察到了很多從前難以注意到的現象和景觀,以及幫助中國解決了很多難題。

布拉迪的"超級相機"項目可以運用在眾多領域裡,首先他研究的十億像素的攝像頭對於軍事監控方面大有幫助,這於我國國防來說,是跳躍式的發展,因為在建國初期,我國在國防監控方面的技術大有漏洞,布拉迪的"超級相機"項目簡直猶如雪中送炭。

其次,現代社會,人工智慧大行其道,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而在人工智慧方面,不管是無人駕駛的交通工具還是遠在星空給予我們導航的空間站以及飛船等都可以與這個項目有機結合。

且如今,中國的巨型天眼系統已經在貴州黔南落成,它不僅有天文研究作用,在軍事方面上的用途也不可估量。而巨型"天眼系統"的成功落成也離不開布拉迪"超級相機"項目的貢獻。

可以看出,在這些年裡,"超級相機"項目的開展帶給中國的收益,已遠遠超過了中國對於布拉迪的投資支持,且不論未來這個項目還能發展到何種地步,就現在來講,這個項目無疑是成功的,其價值早已超過千億,而美國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了,令人喟嘆。

美國看到了這個項目在中國發揮的的價值之後,一度想要讓中國讓出布拉迪,但布拉迪自己公開拒絕了:"我寧願放棄國籍也不願意回去!"對於美方的做法,著實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沒看到價值的時候棄如敝履,等到別人研究出成果來又想將人攥到手上,哪來的這番道理?

科技興國的時代,人才占主導地位

早在我國古代時,就有了跟番邦往來交換文化知識的先例,後來清朝開始閉關鎖國,中國丟掉了十餘年的發展機會,科技方面嚴重落後。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科技,格外注重人才培養,大力鼓勵留學人才回國發展,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

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無一不是在外留學,在發展前途巨大的時候選擇排除萬難回國的,他們是愛國的,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奉獻自己,而我們的國家對於這些人才也是大力支持的,就是因為國家看重人才培養,科技才能一直向前;科技發展不停步,社會才能穩步發展;而社會穩步發展了,才能一直創造價值。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哪一步都需要做到位才行。

科技興國的時代,人才占據主導地位,這個人才不是僅僅局限於自己國家的人才,也包括了外國優秀的人才們。現如今,整個世界的文化都開始互相流動,人才也是一樣的,中國不乏有優秀人才流動到國外的,但同樣的,國外也有不少人才流通到國內,像布拉迪這樣的人才也不是只有一例。在國與國之間,人才流通也不失為一種互相影響。

每個國家都應該善待人才,而不是忽視人才,這樣才能抓住人才,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奉獻自己的頭腦,來為科技發展鋪路,為社會進步墊磚,打造一階一階的梯子,幫助整個國家走向更繁榮富強的彼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885e3130a938c9d21632da1122ffd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