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戰後宋時輪淚流滿面,往長津湖方向深鞠三躬

2023-01-10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戰後宋時輪淚流滿面,往長津湖方向深鞠三躬

最近電影《長津湖》正在熱映,在今年的國慶假期賺足了人們的眼淚,在電影院看得淚流滿面。讓我們感嘆71年前那場慘烈的戰爭,讓我們感嘆71前那些上戰場的熱血青年,他們滿腔熱血,保家衛國,有些人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都知道彭德懷元帥為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總司令,但還有一位將軍可能大家不怎麼熟悉,他是直接參與了長津湖戰役的指揮,第九兵團的司令、還是抗美援朝的副總司令。

他就是宋時輪將軍,他文武雙全,是一位儒將。在他的指揮之下,長津湖戰役取得了勝利,扭轉韓戰的局勢。同時他還見證那場戰爭的慘烈,那麼,長津湖戰役到底有多慘烈?1952年,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即將回國的宋時輪將軍,往長津湖方向深深鞠躬,抬頭時已淚流滿面,在晚年時期難以釋懷,不願提及那段慘痛的經歷。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宋時輪將軍。

宋時輪將軍於1907年出生湖南醴陵北鄉黃村,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因病去世,從小跟著父親相依為命。到了上學年紀,父親咬牙堅持送他上私塾,可是他從小活潑好動,免不了老師的責罵。

他的父親原本想教他習武,看他這麼爭強好勝怕他將來學武傷人。但生性活潑的他,卻偷偷地跟父親學習武術,父親在一邊操練,他躲在隱蔽的地方跟著一起學。這段學武的經歷,為他後來帶兵打仗打下堅實的基礎。

1923年 16歲的宋時輪考入長沙軍官教導團學習,開始他的革命戎馬生涯。為了進一步學習深造,在1926年,他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員。

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思想先進,先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及中國共產黨。

可是沒想到他入黨後不久,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宋時輪作為「共黨嫌疑」被捕入獄。在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優秀領導人李大釗、陳延年、熊雄等人先後遇害。

幸運的是在獄中的宋時輪沒有被迫害,不然就沒有後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嚇退美軍的開國上將。

出獄後的宋時輪,與黨組織暫時失去了聯繫,他的人生觀也發生了變化。他身處亂世,軍閥混戰給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而此時的共產黨如「初生的嬰兒」,力量還不夠強大,宋時輪感到很迷茫。

他曾經試圖尋找黨組織,找了一段時間沒有找到。後來他想通了,跟誰都是幹革命,只要能救國救民,那自己出來單幹也是一樣的。

於是,宋時輪迴到了湖南老家,拉起了一支隊伍組建游擊隊,他化名張司令。他帶領隊伍在醴陵、瀏陽、江西萍鄉一帶打游擊,與地主軍閥反動派勢不兩立。他的部隊與其他部隊不一樣,有著嚴格的部隊紀律,秉著懲奸除惡、除暴安良的宗旨,而不是像其他一些土匪們一樣強搶民間,是一群草包。

經過幾年的發展,他的隊伍不斷壯大。後來在1931年,找到了黨組織,他始終相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他的游擊隊被編入紅六軍,從此跟隨紅軍隊伍南征北戰,他參加過紅軍歷次反「圍剿」鬥爭,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赫赫戰功。

在這期間,宋時輪30歲就成為一軍之長,是我黨、我軍的早期革命領導人。但在他戎馬半生的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戰役還屬抗美援朝戰爭,也是他最後的一場戰役。

1950年10月,美軍粗暴介入朝鮮內戰,由於美軍的介入,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已逼至中朝邊界,美軍還不斷侵襲我國東北地區,已嚴重影響到我國國防安全。

毛主席對此深深憂慮,因為此時新生的中國,百廢待興,經濟發展還很落後,這朝鮮我們是幫還是不幫呢?偉人的思維總是那麼高瞻遠矚,毛主席力排眾議,艱難作出決定:出兵朝鮮,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口號,當時許多熱血青年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被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那麼,誰來指揮這場戰役?宋時輪將軍臨危受命,暫停攻台任務,入朝作戰。毛主席親自與宋時輪將軍面談:

時輪同志,為什麼勞師遠征,把你的兵團自華東地區調入朝鮮,而不是就近調動部隊。這一點不用多說你也是清楚的,軍委要用指揮員之強,要用部隊的之長。解放戰爭你的部隊是善打阻擊、勇戰惡敵的部隊。現在用你的兵團目的在於此。長津湖地區位於西線志願軍側後,要在這裡划上一條線,絕不能讓「聯合國軍」跨過這條線。戰役要立足於你的兵團獨立作戰,不要寄希望於增援。德懷同志也沒有兵力支援東線。戰役部署和指揮由你指揮,我們不遙制

宋時輪接到任務後,深感責任重大,是關乎國運之大事,抗美援朝戰爭也是一場立國之戰。

在1950年11月,宋時輪率第九兵團入朝作戰。由於軍情緊急,有些戰士還來不及換過冬的厚棉衣,穿著單薄的棉衣雄赳赳、氣昂昂渡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在之前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打響了第一次戰役後,兵力迅速達到29萬人,這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就在那時,美國對中國人的態度以及參與的部隊規模判斷嚴重失誤。「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盲目地相信自己,並計劃在11月5日發起總攻勢,直近鴨綠江,將朝鮮全部占領。

麥克阿瑟狂妄地對士兵們說道:聖誕節前結束這場戰鬥,帶你們回家,只可惜這個「回家」是上西天,後面還有更慘烈的戰役。美軍仗著自己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輕視我志願軍,美軍可以在帳篷內吃著熱氣騰騰的飯,喝著咖啡,啃著熱狗,殊不知這是他們最後的晚餐。

我志願軍已在長津湖一帶集結了15萬人的第九兵團,拉起一個「口袋」就等著美軍落網,發動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長津湖戰役。

那年的11月27日,宋時輪將軍決定發起總攻,衝鋒號吹響後,我軍戰士們冒著嚴寒,勇敢無懼地向前沖,腳底踩著厚厚的積雪,發出「沙沙」的響聲,怒吼著向美軍襲來。

美軍派出的部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是美軍的「王牌」部隊。儘管他們武器裝備精良,但面對來勢洶洶,不怕死的志願軍部隊,美軍也不知所措,潰不成軍,倉皇而逃。

長津湖戰役雖然我軍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了很多人。據戰後記錄,第9兵團付出了極大的犧牲,第 9 兵團 15 萬人,作戰部隊 12 萬人,戰鬥減員19202 人,非戰鬥減員(凍傷亡)28954 人,減員總數 48156 人。

在打掃戰場中的過程中,一位上海籍士兵宋阿毛長眠在這冰天雪地,留下一封遺書,讓人看了不禁肅然起敬,淚流滿面。

我愛親人,

愛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

我絕不屈服你,

哪怕是凍傷與凍死,

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陣地!

在極端寒冷的天氣,我志願軍第27軍第80師第242團5連冒死堅守陣地,始終保持戰鬥姿勢,結果卻變成了「冰雕連」,犧牲在冰天雪地里,連美軍看到後都對我軍肅然起敬,是他們的犧牲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樣美軍也損失慘重,我志願軍全殲了號稱「北極熊團」美第7師31團總計3191人,團長麥克里安被擊斃。美軍在長津湖地區受到了重創,海軍陸戰第1師編制人數2.5萬人,戰鬥傷亡約7000人,其中被俘和失蹤人員約2500人,另有凍傷減員7300人。

毛主席曾評價這場戰役:是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之下,宋時輪率領的第九兵團取得了戰略任務巨大的勝利。同時這場戰役扭轉韓戰局勢,為後來抗美援朝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這次戰役的勝利,是無數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冰血長津湖鑄英魂。20軍某連連長楊根思率領連隊為切斷敵軍撤退的道路,堅守1071.1高地,阻擋了敵人的8次進攻,他所在的連隊人員所剩無幾,只剩下兩名傷員,楊根思命令兩名傷員帶著機槍撤離陣地。

當敵軍發動第9次進攻時,楊根思從血地里爬起來,帶著僅剩的炸藥包沖向敵群,拉動火線與敵軍同歸於盡,葬身在一片火海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此戰之後,楊根思被評為「特級英雄」,激勵著無數人英勇前進,生前所在部隊被稱為「楊根思連」,他雖已逝去,但精神長存。

楊根思

這樣的英雄故事,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不斷敘說,倖存的老兵們不願提及當年的慘烈,一提及就會情不自禁流下眼淚。

作為當年的第九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的宋時輪,同樣難以釋懷不願提及,那場戰役太過慘烈,其艱難程度超過長征。

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宋時輪將軍奉命回國,在渡過鴨綠江時命人停車,他緩慢走下車,默立良久,然後他向長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三躬,抬頭時已淚流滿面。

在1955年,宋時輪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回國後的宋時輪,一直從事軍事研究工作,退居二線,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軍事人才。他還編寫了《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填補了中國軍事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空白,為中國軍事百科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晚年的宋時輪也時常會回想起當年那場慘烈的戰役,曾與秘書談過這件事:

飽含深情地說了幾句不是很連貫的話:我要與成全我這個指揮員的將士們告別呀,我把他們帶出國抗美援朝,20 歲左右的娃娃,他們就留在這裡,回不去啦,人心都是肉長的,心是會流血的,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6661a6762fe1c30495f1df15d6ee74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