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孩家中燒書引發失火跳樓:從十八樓一躍而下,太痛心

2023-07-21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13歲男孩家中燒書引發失火跳樓:從十八樓一躍而下,太痛心

從十八樓一躍而下的男孩,因傷重不治再也沒有醒來。因材施教是一門大學問,嚴加管教的同時亦應進行心理疏導。國人歷來重視教育,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傳統。早在春秋時期,老師就備受尊敬。

在對子女的教育投入上,家長從不吝嗇。著名的孟母三遷,足以說明中國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

有道是過猶不及,剛猛易折,態度強硬並不代表「為孩子好」。幾千年前的孔子,就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為何發展了幾千年,家長們反而隨波逐流,模仿著別人教育子女的方式?

適用於其他孩子的教育方式,並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誠然,子女的心路歷程,父母大多都經歷過。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並不想讓孩子落後於人。為了子女有一個好的前程,一些父母會用各種方式「幫助」子女。

但過於沉重的愛,有可能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跳樓男孩的鄰居透露,男孩並非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男孩的成績非常好,平常總是學到很晚。從剛入學開始,男孩就獲得了多項榮譽。

當天晚上,男孩被母親反鎖在了家裡。母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妥,為了讓兒子「更加優秀」,她只能用這個方法。被反鎖在家的男孩,內心徹底崩潰。當晚十點左右,獨自在家的男童,點燃了家裡的試卷。

看著熊熊大火,男孩被嚇得目瞪口呆。點燃試卷雖是他故意為之,卻只是為了解壓。火情迅速蔓延,男孩被嗆得幾欲昏厥。他拚命地拍門、敲打,可惜根本沒人聽到。

被母親反鎖的門,此刻成了他不可逾越的鴻溝。絕望的男孩,就這樣從十八樓跳了下去。隨著一聲沉悶的聲音,男孩重重落在地上。等到母親趕來時,男孩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任憑母親嚎啕大哭,男孩再也無法作出回應。斯人已逝,輿論不該對男孩母親過多苛責。如何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悲劇,才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

學習成績優劣與否,終究只是一個數字,但人的生命卻只有一次。

學校和家長應該聯起手來,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健康、體質健康,是一個人最好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