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歷史書:《全唐文》清代官修的唐五代文章總集一千卷

2019-12-06     專屬西安楊軍的帳號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全唐文》這本歷史書,希望大家喜歡。

想看更多歷史書推薦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全唐文》封面

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總集。一千卷。嘉慶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由董誥領銜,阮元、徐松等百餘人參加編纂。共收文章一萬八千四百八十八篇,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傳。編次以唐及五代諸帝居首,其次是后妃、諸王、公主,再次為各朝作者、釋道、閨秀,宦官、四裔附編書末。清宮原藏有《唐文》稿本一百六十冊(據陳其元《庸閒齋筆記》卷一,其編者為陳邦彥),清仁宗認為它「體例未協,選擇不精」,於是下令重編。該書即在這一稿本基礎上,用《文苑英華》、《唐文粹》等總集補其缺略,又從《永樂大典》輯錄了唐文的單篇殘段,並旁采他書和金石資料編校而成。它彙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為學者查閱使用這些資料提供了方便。但該書在編纂、考訂上還有不少缺點,包括文章漏收、誤收、重出,作者弄錯,題目和正文的訛脫,小傳記事不確,採用的書不注出處等等。清勞格和現代學者岑仲勉在讀《全唐文(共12冊)》的《札記》中(見勞著《讀書雜識》、岑著《唐人行第錄》)曾舉出上述問題約四五百條。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清嘉慶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內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冊體例未協,選擇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學士董誥任總裁。董氏曾任《四庫全書》副總裁,有主編巨書的經驗,故非徒以位高而領銜,具體規劃皆有裁定。全書凡六易寒暑,至嘉慶十九年(1814)成書,共計1000卷。和《全唐詩》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編撰力量。先後參與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詞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復輩,又有淵博學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這一人員組合,對本書的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證作用。加上時當乾嘉樸學鼎盛之時,編者又可以充分利用內府圖書,文章本身也不像詩歌那樣流傳多歧而容易以訛傳訛,所以《全唐文》的質量較之《全唐詩》要好得多。據黃永年、賈憲保《唐史史料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和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總結,《全唐文》具有以下一些優點:首先是搜采十分浩博。據清仁宗《御製全唐文序》、《全唐文。凡例》、法式善《校全唐文記》(《存素堂續集》卷二),編修官們曾從《四庫全書》中的別集,《古文苑》、《文苑英華》、《唐文粹》等總集,《永樂大典》,釋道兩藏中廣泛搜集唐五代文獻,而「天下府廳州縣」方誌以及「散見於史子雜家記載、志乘金石碑版者」,亦在求訪之列。如李商隱文集久失傳,清代前期傳本注本《樊南文集》都是從《文苑英華》中抄出的本子,而《全唐文》則從《永樂大典》輯出多篇,錢振倫兄弟即據此作《樊南文集補編》的箋注。今《永樂大典》已殘存無幾,所以《全唐文》的這部分就特別珍貴有用。《全唐文》共收文20025篇,作者3035人,俞樾雲「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於茲,讀唐文者嘆觀止矣」(《唐文拾遺序》),誠非溢美。其次是考證校勘較為精密。在小傳的撰寫上,《全唐文》編者下了很多工夫。和《全唐詩》作者小傳相比,《全唐文》作者小傳不但更為翔實,而且糾正了前者不少錯誤。在文章辨偽方面,《全唐文》對於作者有異說的,大都能通過考辨以定去取,而非不負責任地有見必錄。如《邕州馬退山茅亭記》既見於柳宗元《河東集》,又見於獨孤及《毗陵集》,《故東州節度使盧公傳》、《楊烈婦傳》,李翱《李文公集》、李華《李遐叔文集》兩見,悉予訂正,前者歸河東,後者歸李翱。在文字校錄方面,全書《凡例》規定:「碑碣以石本為據,余則擇其文義優者從之,若文義兩可,則註明一作某字存證」;「金石文字,類多剝蝕而版本完善足信者,即據以登載;其無可據,則註明闕幾字存證;惟殘闕過甚僅留數字,無文義可尋者,不錄」;原書所用《文苑英華》為明刊閩本,「訛脫極多,今以影宋抄逐篇訂正,補出脫字」,為例甚善。
但是本書工程浩大,加之出自眾手,因此疏忽在所難免,最為顯著的缺憾有兩條:一是輯錄不注出處,二是網羅尚有不少遺漏。前者已無法補救。後者同治年間古文獻學家陸心源掇拾遺文成《唐文拾遺》72卷、《唐文續拾》16卷,出處逐一寫明,收文約2500餘篇,作者近310人,於光緒年間付梓。其次,在校訂上,文字訛誤和重出互見較突出,並有人名誤、題目誤、收錄誤現象。小傳敘述亦間有失實。清代考據家勞格深諳唐事,撰有《讀全唐文札記》、《札記續補》共130條,近代唐史名家岑仲勉繼撰《讀全唐文札記》310條,為其糾謬、正誤、質疑,共涉及文章近400篇,作者130餘人。
本書版本主要有:(1)清嘉慶十九年(1814)揚州全唐文局刻本,版入武英殿;(2)光緒時廣州重刻本。(3)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並附影光緒時陸心源的《唐文拾遺》72卷和《唐文續拾》16卷,全部斷句。(4)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原刊本剪貼縮印,後附陸心源《唐文拾遺》、《唐文續拾》,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岑仲勉《讀全唐文札記》等。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評論、關注、轉發、收藏。或加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專屬西安楊軍的帳號」,發布一些個人喜愛的紀錄片推薦文章內容,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o2kBW8BMH2_cNUgTi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