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季度電子板塊的業績超預期?

2020-04-08     股市達人飛

我們來說一個代表:中芯國際上調 Q1 業績指引,收入環比增速指引由原先的 0%~2% 上調至 6%~8%,收入約 9.65~9.83 億美元,同比增速約 38.05%~40.63%;毛利率指引由原先的 21%~23%上調至 25%~27%,環比增長 1.2~3.2 個百分點。

中芯國際作為我國國內半導體代工龍頭,其業績對於整個電子和半導體行業具有前瞻性效果,從第一季度來看,電子和半導體景氣度之高可見一般,其訂單基本上爆滿。除了中芯國際,我們還可以看到像卓盛微、立訊精密和藍思科技等個股業績發布後,均出現了超預期的表現。

那為何業績發布後股價和超預期的業績並不匹配呢?

如果我們會看春節後A股的表現就可以明白,市場已經基本預測到整個科技板塊的業績超預期表現,所以二月份的一波加速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季報的超預期。那這一波的下跌又是在反應什麼呢?

在反應不確定性,因為受到海外疫情的擾動,市場並不清楚二季度訂單的縮減情況。也就是說,二季度科技股的業績將面臨普遍的增速下行,困難就在於下行的空間目前沒有辦法知道。這就是為何目前科技股走勢比較疲軟的根本原因,市場並不擔憂業績下滑,而是擔憂不知道下滑多少,無法量化,就無法確定底部位置。當海外還是復工復產之後,市場能夠量化疫情的影響時,就可以對具體的未來發展情況做出預估,這時就可以來判斷科技股是否到底。

跌多了就會大幅反彈,低估了疫情影響就還會繼續下砸探底。

所以,對於科技股而言,由於疫情的影響,一季報屬於過去時,而海外復工復產後發出的信號直營才是後續決定科技股能否王者歸來的關鍵。從當前的海外疫情情況來看,海外的復工復產可能要到五一之後,也就是說,科技股如果想出現拐點,五一之後比較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ncXW3EBnkjnB-0zy3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