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的每一個人,誰都沒有預料到2020年是這樣開始的。
這艘承載著無數電影人的大船擱淺在孤島的淺灘上,而我,也在這艘船上。
沒有誰是局外人,我也不例外,我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我不想從整個電影行業的高度去講某些宏觀的東西,我只想從終端影院現實角度出發,幫助影院人開拓思路。
我將分享三個部分的內容,分別談一談疫情後的觀眾回流、疫情期間的廣告宣傳和影院管理者心態調整和觀眾心理分析。
1、疫情結束後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觀影)」
2017年-2019年國內春節檔電影總票房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41.03億元,2018年的69.24億元,到2019年的68.68億元。人們自然對2020年春節檔充滿期待。
然而,一場新冠疫情悄然而至。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少行業停擺,一些人員聚集的娛樂行業更是陷入長時間的停業狀態。人們慣常的交流、娛樂需求被按下了暫停鍵。
要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待疫情完全結束後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在筆者看來可能性較低。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但也有部分行業或許會迎來一波利好,如婚禮相關的婚紗攝影,婚慶公司和酒店宴會廳、泛娛樂休閒行業中的旅遊,文體娛樂,餐飲等、婦產母嬰相關行業等。對於影院行業來說,雖然「報復性觀影」不會出現,但或許會迎來一小波高潮。
首先,這波較長時間沒有去影院的感覺,不少年輕人早已心嚮往之,會期待重溫之前觀影的樂趣,其次,看電影算不上「奢侈」消費,雖說疫情可能造成收入下降,但觀影消費似乎不應在壓縮之列;第三,去電影院看電影常伴有社交屬性,經過長期的居家禁足,在疫情結束後同學、朋友、情侶聚會見面會出現一個小的爆發期,去影院看電影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看電影又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消遣娛樂方式之一,不需要去太遠的地方,就可以享受「解禁」後的快樂。
因此,不管怎樣,影院從業者們都要有信心,要相信風雨過後會出現彩虹。
2、廣而告知和「產品」升級
那麼在疫情結束後,如何快速吸引觀眾回流將是影院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廣而告之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那些具有高識別度的企業更容易獲得好的效果。影院因疫情停業較長時間,更應該提前做好宣傳。
建議影院要考慮將廣告的觸達深入化,對目標人群進行點對點攻擊。
1.新媒體帳號運營:自運營的短視頻號、微信、微博等,可以在影院無法營業的情況下,注重內容製作,不要出現重複相同內容或不更新的情況,如果平日裡影院現場運營較忙,無心經營「新媒體」帳號,現在的情況下應該有大把時間考慮如何產出優質內容;
2.異業媒體互動:與異業媒體易貨共享資源進行互動,媒體要選擇直達顧客的媒體,如當地活躍的抖音、微博,主動提供資源,產出優質內容直達居家觀眾的手機端;選擇優勢異業合作夥伴(其他商家),巧用對方微信、微博群、媒體帳號進行合作宣傳,互換資源,或通過易貨置換對方宣傳生產內容,線上互相推廣,線下活動聯動;
3.「自有產品」升級宣傳:
眾所周知影院的產品是電影,但電影並不是影院的唯一「自有產品」,這裡所講的影院「自有產品」是指影院「自產自銷」的產品,如會員卡、次卡、觀影券等。
圖片來自艾維電影圖庫,圖文無關聯
將自有會員卡、觀影次卡、觀影券、換票券等產品的玩法進行創新升級,降低門檻或增加趣味性,可以增加粘性,吸引更多人參與;
4.不斷重複:「羊羊羊」「過節不收禮」「找工作就…」「一成首付………」,這類廣告雖然毫無營養,但能夠達到最好的「洗腦」式宣傳,影院也要通過通俗、簡要的語言,以高頻次的出現,強化觀眾認知,可以讓觀眾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你家影院。
3、心態、心理與認知
疫情結束後影院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怎麼讓客流恢復到疫情之前的量。觀眾回流越快,影城恢復元氣就越快,兵貴神速。誰先打破原有的規則,誰就能搶占先機,成本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活下去」。
首先,影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同時也要掌握觀眾的心理:
基於前面所講,先要從心態上將成本概念淡化,雖然如此,也不要直接降價,但要有優惠,優惠的門檻要低一些,觀眾夠得著,但也要踮起腳。
大多數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影院要做的就是滿足觀眾占便宜的心理。
引用一句話很多人都聽過的話:人們不是為了買到便宜的東西,而是喜歡那種占便宜的感覺。
「原來要50元,我只用了40元,我占便宜了。」這就是大部分觀眾占便宜的心態,感覺比你直接賣40元更好。
然後,要通過廣告提升觀眾對影院產品的價值認知:
影院產品價值的定性基於以往觀眾對票價的認知,當然影片應該是影院的核心產品,那麼對電影票的解剖和價值分析就離不開影片,這一點片方、宣發方應該全力配合。另外,通過科普或趣味宣傳的方式將電影票的價值進行增值:為什麼一張電影票的價格被這樣設定的,觀眾所購的影票影院還付出了什麼。
比如,影城推出的觀影卡,如果顧客直接購買了299元的卡,他會認為沒有任何優惠,但如果對外宣傳499元,現在以299元的得到,感覺就不一樣。道理很簡單,就看怎麼玩了。但不管怎麼玩,一要體現出你的誠意,確實給別人優惠了,二是玩法要新穎,以此增強吸引力,三是玩法不要太複雜,以免產生反感。
另外「我有,你沒有」,推動限量、限時的活動,階段性向前推進,提高所持觀眾的特殊性,優惠疊加,越早越優惠、越多越優惠,以此迅速觀眾得到響應。
其實,影院自救並不是口號,也不是無法開展,關鍵是我們的努力和行動。隨著國內抗疫形勢的好轉,影院復業迎來了曙光,希望通過我們的艱苦努力,一定會把損失降到最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WheHXEBrZ4kL1Vit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