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慢病界 慢病管理網
病例
28歲的馮先生因連續多日熬夜打網遊,出現腹痛到醫院就診,檢查確診為闌尾炎。細心醫生髮現,他有肝癌的症狀。經過手術,醫生成功將腫瘤和闌尾一起切除。
原來馮先生,10年前就查出了 B肝,卻一直沒有規範治療。從去年開始他迷上了網絡遊戲, 常常熬夜在網上「奮戰」到第二天凌晨。
醫生說,早期肝癌並沒有明顯症狀,幸虧急性闌尾炎發作就醫檢查,才揪出了潛伏的癌症。確實是不幸中的萬幸。
「癌中之王」,一經發現多是中晚期
肝癌因發生隱匿進展快速,容易發生轉移,且目前幾乎無有效的靶向藥物,因此也被稱為「癌中之王」。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1810萬新發惡性腫瘤中,肝癌有84.1萬,占4.7%,960萬惡性腫瘤死亡病例中,肝癌有78.16萬,占8.2%。我國是肝癌的高發國家,全球每年新發肝癌中,我國占50%。
在中國,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發生的重要因素, 約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慢性B肝(或C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
很多肝癌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發現,往往是中晚期。
像傅彪、羅文、沈殿霞等知名人士雖能享有頂級的醫療條件,也沒逃過肝癌的「魔爪」。
因此,像馮先生一樣早發現的肝癌堪比撿回一條命!
這些壞習慣,可能讓肝癌「盯」上你
1.常吃剩菜、發霉食品
很多老人吃剩的菜不捨得扔,認為「熱一熱明天還能吃」,發霉的食品覺得扔掉可惜,煮一煮還能吃,可你知道嗎?這樣的「節儉美德」可能惹來大麻煩。
多次翻熱後的剩菜和腌制食物里常常含有非常多的N-亞硝基化合物,最典型的是亞硝胺和亞硝醯胺,可引發肝癌的。
霉變的糧食、發酵食品、臘肉香腸等食物中,黃曲黴素的含量往往很高。黃曲黴素的代謝產物黃曲黴素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2.亂吃藥物
肝臟是人體代謝外來物質的最主要器官,長期盲目服藥將增加肝臟的負擔。
3.熬夜加班
現在很多的上班族都會為了工作而熬夜加班,而90後已成為熬夜的主力軍。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但是如果平時經常熬夜也會使肝臟不堪重負。尤其是那些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熬夜還會加重病情。
中醫理論認為,肝膽在23時至次日凌晨3時最興奮,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
肝膽在此刻發揮其解毒作用達到最高峰,人在此時也應順應自然保證充足的休息,所謂「靜臥血歸肝」就是這個道理。
4.吸煙酗酒
很多人喝酒是衝著豪爽來的,但酒喝多了傷身。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發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2017年,來自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2%的肝癌與飲酒相關。
酒精在肝臟代謝,若長期大量飲酒必然增加肝臟負擔,並對肝細胞產生毒性刺激,誘使肝細胞惡變,若同時存在B肝病毒或C肝病毒感染,則發生肝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吸煙可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哮喘、卒中,甚至肺癌、膀胱癌。
實際上,吸煙對肝也有極大的傷害。科學家發現,吸煙可加重各種慢性肝病的病情進展,甚至導致肝癌的發生。
5.愛生氣
調查發現,81.2%的癌症病人患癌前遭受過不良事件的打擊。在心理學上,壓抑自我、愛生悶氣被稱為「C型性格」,它甚至被叫作「癌症性格」。
中醫上講,肝主疏泄,生氣發怒會使人體氣機逆亂衝上,血隨氣上,而致使氣血運行不暢,瘀滯於內,從而刺激腫瘤的產生。
中醫古籍《醫方考》稱:「情志過極,非藥可醫」。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嚴重,身體垮得越快。
遠離這5個壞習慣,定期體檢,接種B肝疫苗,規律作息,堅持鍛鍊,保持愉悅心情,戒煙限酒,不給疾病留下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