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庭審、微信調解 霍市法院民事法官借力網際網路化解糾紛

為避免人員聚集,又能為群眾及時提供司法服務,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平台開展民事審判工作,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網際網路庭審

3月17日下午2點多,達來胡碩法庭法官敖德高娃的手機微信不時地響起「滴滴滴」的提示音,她開始在手機上忙個不停。原來,敖德高娃法官在指導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當事人安裝雲間庭審APP,以保障網際網路庭審順利進行。安裝成功後,法官以及雙方當事人進入到了網際網路庭審系統,看著螢幕里的畫面,當事人感嘆到:「特殊時期足不出戶,利用網際網路開庭真是方便」。

開庭前承辦法官通過閱卷釐清案件爭議焦點,認為該案標的額不大、訴訟結果相對確定,具有調解基礎。17日下午14點30分,案件通過雲間庭審系統準時開庭,經過調解,被告還款態度積極,原告決定撤回起訴。



微信調解

原告徐某起訴被告班某的民間糾紛案件,考慮到案件事實清楚,標的額不大,敖德高娃法官決定用微信進行調解。由於被告一方是蒙古族,法官決定使用蒙語與其溝通。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原被告雙方很快達成了調解意見,由被告按月返還欠款。法官將微信群聊天記錄導出,並附上雙方電子簽名後列印,拍照發至微信由雙方當事人確認。「同意」、「同意」,至此,一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僅用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順利調解完畢,免去了當事人來回奔波之苦。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霍市法院網際網路庭審運用漸入佳境。兩天內,敖德高娃法官通過網際網路法庭審理案件6起,5件案件當庭調解成功。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當事人足不出戶享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帶來的便利,「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為當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有效降低了疫情對群眾行使訴訟權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