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奇觀:長江大量魚群躍出水面

2023-06-16     武漢本地搜

原標題:武漢奇觀:長江大量魚群躍出水面

6月14日,一段題為

「武漢市楊泗港大橋下魚炸窩了」

的短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從網絡上多段

不同來源的視頻可以看到

岸邊有不少人正在垂釣

而距離岸邊不遠處

有大量白鰱紛紛跳出水面

高度約為1至2米

就像是江水在沸騰

這一奇特景象引來拍攝者

和眾多釣友的陣陣驚呼

網絡視頻截圖

廣大網友熱烈討論,紛紛猜測白鰱躍江的原因。6月15日,為了驗證此段視頻的真偽,記者到現場進行探訪,並採訪了中科院水生所的專家對此現象進行了解讀。

時隔一天江面已然平復

根據視頻文字描述,此現象發生在6月14日,地點為楊泗港大橋附近。6月15日,由於沒有具體地點的描述,經記者反覆比對視頻畫面,並在周邊尋找,最終確定該地點為楊泗港大橋下方的武金堤大道上的洪山江灘(約為下圖中紅色圓圈位置)。

導航地圖截圖

在江灘,兩位提著大袋漁獲的釣友迎面走來,記者上前展示了視頻並詢問是否知曉此事,該釣友表示,14日,他就在這裡釣魚,目睹了該奇特現象,該現象發生的時間在下午兩點多。「前面就是泄洪閘口,大家都在那邊釣魚,跳魚就發生在那附近,你往前走幾百米就看得到。」急著回家的釣友指完路後就匆匆離開了。

江邊的釣魚人群

記者依言繼續前進,走不多遠就發現一處泄洪閘,此時閘口無水。沿著欄杆繼續前進,越過一片草地後就來到了江邊堤岸,只見沿岸處坐滿了前來釣魚的人。雖然這些釣友不時提竿,身邊也多有漁獲,不過江面整體來說還是很平靜,並未見到有魚兒躍起,更談不上如視頻中那樣壯觀的景象。

釣友分析最大可能是

肉食性魚驅趕魚群

走近江岸,來到視頻里的閘口處,這裡釣魚的人尤其多。記者向幾位釣友詢問白鰱躍江的事情,他們紛紛證實確有其事。

張先生表示,14日他就在此處釣魚,突然就發現有不少魚兒跳出水面,不一會就有更多的魚爭先恐後地在跳。「從閘口處一直到大橋方向,很寬的區域都有魚在跳,持續了好幾分鐘,感覺就像是沸騰的水一樣。」張先生說。

閘口附近的釣魚者

另一位朱先生表示,自己昨天(14日)有事沒來,今天趕來就想碰碰運氣,很遺憾沒有看到。他說:「我釣魚有十五年了,除了偶爾在一些湖裡看到類似的現象,在江面上是從未見過。」朱先生的話也引來身邊釣友的贊同,他們的釣魚歷史少則三四年,多則甚至二十年,也均表示未見過此類現象。

對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幾位釣友經過討論後認為,可能是當天水下有肉食性魚群,比如有水中老虎之稱的鱤魚,將白鰱魚群趕至此處。無路可逃的白鰱只好紛紛躍出水面,而圍觀的人群一鼓譟,使得白鰱更受驚嚇,加劇了跳江躍水這一現象。

專家:可能與近期天氣急劇變化有關

那麼白鰱躍江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記者為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郭傳波研究員。

郭老師觀看了相關視頻後表示,因為未在現場觀看,僅根據視頻推斷的話,該現象很可能和近期天氣的急劇變化有關。因為最近武漢時而高溫,時而暴雨,天氣變化頻繁,很容易造成水體環境短時間內的改變,使得生活在該環境下的白鰱產生了應激反應。

白鰱具有集群的習性,比較喜歡跳躍,而且具有高敏感性,易受驚嚇。當魚群受天氣或者相關環境的影響,剛開始會有幾條最敏感的魚躍出水面,而剩下的魚受此刺激便紛紛開始跳躍,有點類似於「羊群效應」。當鏈式反應發生後,就形成了大面積的白鰱躍江現象。

洪山江灘

對於釣友猜測的鱤魚因素,郭老師表示雖然無法排除這種因素,但可能性不大。首先白鰱和鱤魚生活的水層不一樣,如果說鱤魚通過捕食驅趕白鰱魚群的話,是不太可能會造成這種持續性現象。一般而言,鱤魚如果發現白鰱魚群,就是一次性地衝過去捕食,不會反覆驅趕,造成魚兒持續跳出水面的現象,所以這種可能性相對來說會比較小。

「總的來說,這種現象在自然環境下還是比較常見的,但像這種大規模的確實少見。這種現象不需要人為干預處理,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太大的影響。」郭老師說,「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是好事。這說明咱們的長江十年禁漁確實起到了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長江幹流漁業資源的恢復還是比較明顯的,比之前要好很多。當然,不同種類的魚恢復速度也不一樣,像白鰱這種就恢復得比較快。總而言之,本次現象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對正常生活沒有太多影響。」

來源:極目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815e58023da629f7f98873d1e87f9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