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寧:碳中和與光伏產業技術發展 | 碳中和產業發展創新大會

2024-08-18     中國綠髮會

在2024年8月2日召開的由中石化碳產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聯合支持的碳中和產業發展創新大會上,揚州大學校長丁建寧受邀作主題發言。現整理如下:

尊敬的馬董事長、各位嘉賓,各位院士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會給我一個機會,談談我的一點認識。我的發言主題是:碳中和與光伏產業技術的發展,我們講碳中和產業發展肯定離不開新能源。

碳中和的發展路徑很多,應該說在能源供給側,是離不開新能源的,沒有新能源就難以來談碳中和。

世界其他的國家也制定了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很多都強調了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國家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以人工智慧、雲計算、量子技術、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要消耗巨大的能源,這種巨大的能源靠傳統能源是無法滿足的,必須要有新能源來進行支撐。

在能源獲取類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利用太陽能,它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這也利用了大自然給我們設計的一個最好的路徑。

大家知道,太陽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能量資源,我們一年接收的太陽能,是全球發電量的萬倍以上。我們可以把地球上的一些沙漠、戈壁地區充分利用起來,用以解決人類用電的問題。要科學利用太陽能,在中國只需鋪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14.5%,即可滿足全中國用電需求。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11.8億千瓦)已超過煤電裝機(11.7億千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所以以風光為主體構建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碳中和的必要路徑。

風光發電,在目前我們國家電網還沒有完全消納的情況下,如何破解大規模集中式風電/光伏發電併網消納難題也是需要大家去關注的。

今天上午的報告,談了很多有關制氫,還有二氧化碳綜合利用技術成果。無論是制氫還是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都需要結合風光新能源來實現。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們談碳中和產業,就離不開新能源產業,所以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尤其需要重視,在新能源產業當中,尤其是光伏產業,它的發展非常關鍵。

光伏產業的產業鏈比較長,在30年前我們國家光伏產業是非常落後的,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國家名片,成為世界第一。第一代鋁背場電池產業技術是國外的技術,第二代PERC電池產業技術是我們國家自主的技術,這個技術是整個光伏產業發展當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技術。第一代鋁背場技術所製造的電池效率只有17%,發電成本是煤電的20倍。第二代PERC電池技術則把發電成本降低到跟煤電接近,實現了光伏電力平價上網。

我們看到近期太陽電池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的疊代,花了10年的時間,然後從PERC電池到現在的TOPCon電池技術疊代只用了5年的時間。目前主流技術是TOPCon電池技術,我們正在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要把電池效率做到27.5%,成本要降到每瓦0.5元。同時,其他晶矽電池技術也在不斷突破。

另外,大家關注比較多的鈣鈦礦電池,該電池由於欠缺大規模的產業化製造裝備,以及電池穩定性尚沒有完全解決,還需要持續攻關。

最後,從目前光伏技術發展來說,晶矽電池仍占據主導地位,其中鈍化接觸技術成為主流,另外在空間應用方面,需要探索輕量化、抗輻射、低成本的電池技術;鈣鈦礦電池仍需解決大面積產業化技術和穩定性問題。

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兩個平台,一個是協同創新中心,還有一個是中和技術研究中心,也希望能夠跟大家進行合作。

謝謝大家。

整理 | Cherry

|Sophia

排版| angel

重建人與自然平衡

長按識別

支持募捐

「點點贊」再走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53bd29aa73c1da8827c2c1f21ed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