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69分高考狀元,放棄百萬年薪,靠父母接濟,卻笑言:不後悔!

2024-11-02     萬事順順順

福建福鼎姑娘李丞汐,曾是「福鼎市高考狀元」,畢業後被一家香港知名企業看中,向她投來橄欖枝,剛畢業就年薪百萬,然而她僅工作了一年就辭了,如今成為了「十八線小藝人」,但每月收入很不穩定,又是還需要父母接濟。

然而,李丞汐卻不後悔,她發微博說:「我在用我的人生來完成一個課題,這個課題叫做:現實和夢想我該選哪個?這個過程既刺激又不乏意義......」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曾經的市狀元,刺激而又不乏意義的人生。

1995年,李丞汐出生於福鼎市沙埕鎮的一個普通家庭。

她是家中獨女,父母雖不是大富大貴,但對她還是百般寵愛,尤其是對她的教育抓得很緊,為了給她更好的讀書環境,傾盡全力在縣城買了套房子。

3歲開始,母親就教她背唐詩,學算術,她很快就能學會,且過目不忘,身邊的親友們都稱讚她天資聰穎,長大後一定能考上「清華」、「北大」。

那時的李丞汐還不懂清北意味著什麼,但是在大家讚許的目光中,小小的她知道肯定是好事,從此更加努力的學習。

6歲時,家裡有了大彩電,每天和父母一起看電視的時候,李丞汐總是學著電視裡面的人唱歌、跳舞,無師自通的她跳得有模有樣,常常讓父母笑得合不攏嘴。

有一次,李丞汐指著電視里的演員說:「媽媽,我以後要像她一樣,當明星!」

父母覺得李丞汐唱歌跳舞的樣子很可愛,就給她報了跳舞、聲樂等培訓班,李丞汐沒有讓父母失望,平時認真學習,課餘時再勤學苦練。

2010年,李丞汐考進了福鼎市的重點高中——福鼎一中,她輕鬆的就坐上了年級第一的交椅,還擔任班長,幫助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

一般人上了高中,必須要放棄所有的興趣愛好,一心撲在學習里,才能保持自己優異的成績,可李丞汐卻不一樣。

她不僅有餘力繼續學習唱歌跳舞,還經常參加學校的大型活動,當過歌詠比賽的指揮、表演獨舞都不在話下。

因為在李丞汐的心裡,她覺得自己更適合走藝術生的路,她不想參加普通高考,想要提前參加藝考。

對於李丞汐的想法,她的父母表示尊重,2012年,在老師的建議下,李丞汐的媽媽陪著她一起去了北京,參加清華大學的藝術生招生考試。

然而,雖然李丞汐準備得非常充分,但到了考試那天,一條硬性規定卻讓她失去了考試機會——清華舞蹈生要求至少164厘米,而李丞汐只有163厘米。

就這一厘米之差,讓李丞汐和清華失之交臂,只能和母親收拾東西回家。

然而,李丞汐不是輕易言敗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她下定決心對母親說:「藝考不行,我就參加高考,也能上清華!」

當她回到福鼎後,離高考只有4個多月了,為了藝考,李丞汐耽誤了很多時間,但她一門心思努力學習,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2013年高考後,她的成績是669分。

福建省排名24,福鼎市理科排名第一!

在她拿到成績前,北大的老師首先給她打來了電話,希望她能就讀北大,緊接著清華和其他名校也打電話來,都是邀請她去讀書的。

也許是之前那一厘米之差讓李丞汐傷了心,在清華和北大之間,她選擇了北大,被北大元培學院經濟系錄取了。

雖然讀的是經濟系,但李丞汐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演員夢,學校里五花八門的選修課給了她這個機會。

李丞汐選修了表演理論和實踐,學習表演的基礎理論,還憑著自己多年的舞蹈功底,進入了北大舞團。

每天晚上,操場上總會出現一個纖細的身影,是堅持跑步的李丞汐,只要天氣允許,她都會跑上幾公里,讓自己身材更好,才能更接近夢想。

漸漸地,北大的藝術圈裡,大家都熟知了李丞汐這個人物。

大二,李丞汐參演的微電影《頤和園路五號》,出演芭蕾女神潘妙妙,讓人印象深刻;

大三時,李丞汐爭取到德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和德國學生就中國藝術做了深刻的交流;

大四才開始,已經按捺不住的李丞汐對母親說:「我想休學一年,去娛樂圈試試,如果不行我再回來上學。」

雖然李丞汐的母親一直支持女兒學習藝術,但她覺得這樣做風險太大,於是極力反對李丞汐的想法,要求她至少畢業後才能去追逐夢想。

沒辦法,李丞汐只能暫時打消這個念頭,安心學習。

2016年10月,同學們都通過校招等方式開始找工作,只有李丞汐興趣缺缺。

由於是經濟系的,大家都找的金融類的工作,而李丞汐卻覺得金融類的工作枯燥,她想進入演藝行業。

後來,在老師和父母的勸說下,李丞汐隨便投了份簡歷,是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沒想到,這家公司一眼就看中了李丞汐。

公司方和李丞汐交流之後,很認可她的能力,沒有多久就向她遞出了橄欖枝。

2017年,李丞汐畢業後,去了香港開始工作,她經常接觸的是金融圈裡的一些大佬,穿著光鮮亮麗,出入的都是很高級的場所,年薪近100萬。

但李丞汐乾了沒多久就干不下去了,她覺得每天睜開眼就是一堆數字,除了工作夥伴沒有一個朋友,下班回到自己逼仄的出租房又沒事可做。

更讓她難受的是,她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做得再好也沒有一點成就感。

2018年初,李丞汐說服了父母,辭掉了外人看來的好工作,收拾行李,終於向著自己的夢想出發。

任何一個圈子都有它的獨特性,李丞汐很快體會到了這一點。

以前在金融圈時,她是北大高材生,專業知識駕輕就熟,剛畢業就年薪百萬,別人對她客客氣氣。

可現在在娛樂圈,別人是主演她是配角,有時甚至只是個群演,有些人當面就表達對她的不滿。

有一次,李丞汐拍戲,先拍的兩場,她的頭髮都搭在肩膀前面,後來休息時,一個劇組人員招呼也沒打,直接就把她的頭髮撥到了後面去。

李丞汐有點懵,就問了一句,幹什麼?

那個劇組人員沒有回話,轉身走了,然後給人打電話說:「你在哪兒找來的人啊,串場都不知道,還要問。」

原來是接下來是要拍另外場次的戲,頭髮造型就會不一樣,在劇組,大家把這叫做「串場」。

李丞汐其實是知道「串場」的,只不過劇組人員一句話都沒對她說,根本就是不尊重她。

但她卻沒有底氣把那人叫回來說,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算了,誰讓自己只是配角呢。

工作時仰人鼻息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她的收入不穩定,有戲拍時,勉強還能餬口,沒戲時,一點收入都沒有,全靠父母接濟。

剛開始,父母還支持她的夢想,只要李丞汐開口,就給她打錢,供她追逐夢想。

時間久了,母親也覺得很累,有一次,她對李丞汐說:「也許這條路真的不適合你,你看你堅持了這麼久,也沒有出名,要不放棄了吧,做回你的本行,也許還有機會。」

確實,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李丞汐還是籍籍無名,若是她能及時止損,憑著北大高材生的名頭,還是能找到個不錯的工作。

但李丞汐不想放棄,她仍然在各個劇組之間奔走,希望有一天能遇到她的伯樂,讓她實現夢想。

李丞汐說:「你要接受作為一個人的平庸,保留作為一個演員的野心。」

也許在旁人看來,李丞汐選擇的這條路是錯誤的,她本來走在一條開滿鮮花的路上,卻拐進這條崎嶇的小路,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

但在李丞汐自己看來,她擁有當演員的心,就是無價之寶,現在的平庸只是暫時的,終有一天她會得償所願。

法國十八世紀思想家哲學家——盧梭曾說過:「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

一個人的價值並不在於他人如何衡量,而是自己內心的選擇。

李丞汐的選擇是成為一個演員,夢想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她一直為此努力,終於排除所有的障礙成為了演員,至於成功什麼時候到來,也許在不遠的某一天。

願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償所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355bf2184483049eb092dbed2b5bb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