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市場被瓜分完畢,順豐控股在電商件領域面臨挑戰

2023-11-01     睿財經

原標題:國內電商市場被瓜分完畢,順豐控股在電商件領域面臨挑戰

據順豐控股30日晚間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6.46億元,同比下降6.42%。儘管營業收入出現下滑,但令人欣喜的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0.88億元,同比增長6.56%。這一增長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進一步觀察前三季度的數據,順豐控股實現凈利潤62.64億元,同比增長40.08%。這顯示出公司在過去一年中持續保持了強勁的盈利能力。

對於營業收入的下降,順豐控股表示主要是由於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所致。然而,公司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優化網絡布局等措施,成功降低了成本,並實現了凈利潤的增長。

營收下滑的背後

順豐控股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大幅下滑。這一趨勢並不意外,因為從順豐每月披露的業績經營簡報來看,該業務在上半年的每個月均出現兩位數的大幅下滑,其中6月份降幅高達51.66%。

順豐的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主要包括聚焦東南亞市場的國際快遞、國際貨運及代理,以及供應鏈。其中,順豐豐豪和新夏暉提供中國本土供應鏈服務,嘉里物流主要提供環球綜合物流服務。

然而,自2021年10月起,順豐原供應鏈業務更名為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並開始並表嘉里物流。這一舉措使得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暴漲,例如2021年10月,該業務同比大增779.10%至87.47%。這一影響也反映在了財報上,2021年第四季度,順豐營收同比增長60.67%,此前的三個季度營收增幅均低於30%,凈利潤同比變動也由負轉正。

然而,這一趨勢並沒有持續下去。從2022年10月開始,也就是嘉里物流正式並表一年後,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同比由暴增轉為下滑,至今未見明顯好轉。數據顯示,嘉里物流2022年收入同比增長10%至866.49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長8%至35.79億港元。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嘉里物流收入同比下跌47%至253.15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下跌85%至3.68億港元。

對於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收的大幅下滑,順豐在財報中解釋,主要因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從2022上半年的歷史高位大幅回落至三年前市場常態化下的水平,從而影響今年上半年公司國際貨運及代理業務的收入同比。同時,國際快遞、供應鏈業務同比保持穩健增長。

然而,時間來到下半年,根據順豐發布的7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繼續同比下降41.27%,這已經是順豐該業務連續10個月同比下滑。

順豐需要一個平台

國內的幾大電商平台基本被瓜分完畢。三通一達主要依靠阿里的支持,極兔則傍上了拼多多這棵大樹,而京東則有自建物流團隊。這些平台都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對於順豐來說,很難在這些平台上找到切入點。

電商件的快遞選擇權基本在平台和商家手中。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空間不大,這使得順豐的優勢很難發揮出來。在電商平台上,商家通常會選擇與平台合作的物流公司,以確保訂單的及時配送和售後服務。因此,即使順豐有意願在電商件方面有所建樹,也很難獲得商家的青睞。

順豐一直以來都是以高品質、高速度的服務著稱,這也使得其服務成本相對較高。在電商件市場上,價格往往是消費者選擇快遞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之下,其他快遞公司可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這對於順豐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

然而,順豐並沒有放棄在電商件領域的努力。近年來,順豐積極與一些電商平台展開合作,通過提供定製化的服務來滿足不同平台的需求。同時,順豐也在加強自身的物流網絡建設,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選擇順豐作為快遞合作夥伴,但效果並不明顯。

5大快遞公司基本穩定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順豐控股、韻達快遞、圓通速遞、德邦股份和申通快遞這5家快遞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107.80億元。其中,順豐控股以62.64億元的凈利潤居於首位,同比增長40.08%;而韻達快遞則以11.64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居於首位,達56.05%。然而,圓通速遞是唯一一家凈利增速下滑的公司,同比下滑4.06%。

從營收方面來看,順豐控股的營收為1890.12億元,同比下滑5.09%;而韻達快遞的營收同比下滑了6.84%。相比之下,圓通速遞的營收表現相對穩定。德邦股份和申通快遞的營收分別增長了44.47%和4.77%。

此外,根據披露的9月經營數據,順豐、韻達、申通和圓通的快遞件量分別為10.1億件、16.7億件、16.4億件和18.1億件,同比分別增長了5.6%、11.3%、33.6%和15.5%。其中,申通的同比增速高於行業快遞件量增速(+20.0%)。然而,單票收入方面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分別為-12.9%、-13.5%、-13.5%和-7.1%。

華福證券研報指出,儘管在行業旺季下,9月的快遞件量增速提升明顯,顯示出快遞行業需求的韌性。然而,在未來的發展中,這些快遞公司仍然面臨一些基本問題。首先,由於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升級,導致利潤率下降。其次,隨著電商市場的飽和和消費者對服務質量的要求提高,快遞公司需要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此外,環保意識的增強也要求快遞公司加強綠色包裝和可持續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快遞公司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首先,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運營流程,提高運輸效率和降低成本。其次,加強與電商平台的合作,提供定製化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此外,加大對綠色包裝和可持續發展的投入,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

綜上所述,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5大快遞公司在業務上面臨著一些基本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1a7f35862ab0192fb9c23c198e5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