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奧特曼》真的不是拍給孩子看的?你還相信光嗎?

2021-12-25     帶你走進日本

原標題:或許《奧特曼》真的不是拍給孩子看的?你還相信光嗎?

前段時間突然跳出來這樣一則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並且難以接受的新聞,對於孩子們來講或者可以說是一場「災難」,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光巨人」--迪迦奧特曼慘遭「全網下架」!也就是說通過正規渠道今後或許再也無法看到「迪迦奧特曼」了,官方給出的原因說是「含暴力情節,不適合少年兒童觀看」。作為伴隨80、90長大的「迪迦奧特曼」,就這樣因為涉及「暴力」而被「暴力」下架?!連小編這種「糙老爺們兒」都感覺無法接受,更何況是那些期待「變成迪迦拯救世界」的孩子們呢?好在經過一番「周旋」,「迪迦奧特曼」重新上線!可是各個平台上線集數有所區別,應該是有做過刪減吧。所以說迪迦回來了,但又沒完全回來…那麼奧特曼為何會捲入這場「暴力」風波呢?難道真的不適合青少年觀看?帶著這一系列提問,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暴力」是有的,但又不僅僅只有「暴力」

不得不說,奧特曼系列劇集在國內確實是非常受歡迎的,昭和系的奧特曼雖被稱位「硫酸臉」,但是並不妨礙孩子對奧特曼的喜歡,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服化道的升級,平成奧特曼誕生了,而平成系的奧特曼毫無疑問「更帥了」,當中人氣最高的非「迪迦奧特曼」莫屬了,不光顏值高,還能夠根據作戰狀態變身(色)成不同模式,可謂是帥的掉渣!然而儘管如此,奧特曼也依舊被認為是幼稚、暴力的代表。或許在很多家長心中,奧特曼這一類特攝片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絲毫益處,因為他們認為小朋友看過「奧特曼」之後會學壞,會萌生「暴力」思想,跟著其他小朋友打架,美其名曰:「奧特曼打怪獸」。

但時過境遷,如今當我們再回味奧特曼的時候,你會i發現,奧特曼的很多劇集,一直有著很深遠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也折射著我們的未來,比如《奧特曼》中有著不少劇情是對反戰、冷戰、大國政治等當時社會熱點的反思。

有關「價值、人性、自然、生命」的探討

其實「奧特曼」系列中還有很多關於價值與人性的探討以及教導大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劇情。比如,導演借怪獸之口說出:「我們討厭暴力。」又比如,《我的故鄉是地球》這一集中,就講述了太空人賈米拉,作為太空軍備競賽而被送上宇宙後遭到拋棄,最後變成怪獸的悲慘故事。賈米拉死後,人類為他立下了墓碑,墓碑之上儘是讚美之詞,但對人類犯下的錯誤卻絕口不提。於是便有了那句經典的台詞:「對死者都這樣,專挑讚美詞說說罷了。」這正事揭示了人性的陰暗面。因為人性是複雜的,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但是除了對人性的探討,《奧特曼》系列還充滿了大量的追求和平、平等的劇情,這也是奧特曼誕生之時的時代思潮的映射。奧特曼對抗外來入侵,伸張公平正義,維護和平,是經歷過殘酷戰爭的人們的反思。特殊時期的《奧特曼》,正是一部承擔了反戰主題的作品, 提醒著後代們不要重蹈覆轍。

《奧特曼》系列的大發展

1966年到1967年間,圓谷英二就除了拍攝上述的《奧特曼》,還另拍了一部《賽文奧特曼》。此時,整個《奧特曼》系列尚未成形,每個英雄故事之間都是獨立的。時間到了1971年,圓谷英二去世了,結果就是導致《奧特曼》系列停拍數年。為了紀念圓谷英二,圓谷公司拍攝了《歸來的奧特曼》(後來改為大家熟悉的傑克奧特曼)。1972年,圓谷公司又拍攝了《艾斯奧特曼》。之前出現過的幾位奧特曼系列人物,相繼出現在本劇中。就這樣,奧特兄弟的概念逐漸形成。1973年,在《泰羅奧特曼》中,光之國、奧特之父、奧特之母的出現,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奧特宇宙。直到後來陸續的推出,《奧特曼》系列劇也越來越多,英雄人物圖譜也越來越豐富。雖然說《奧特曼》系列主要受眾是青少年兒童,但成人粉絲也不在少數。因為從《奧特曼》系列作品定位中可以看出,很多故事劇情都充滿了成年人價值觀的探索,故事更多的是面向全年齡化。

極度需要精神寄託時代的產物

在經歷侵略、戰敗與核武器戰爭後,一個象徵著正義與本土民族的英雄出現,無疑為乾涸的民眾心靈帶來了一場及時雨。人們把對和平正義的嚮往、對戰爭的反思都寄托在了一位幻想英雄人物身上。奧特曼就是在這樣一個極度需要精神象徵的年代降臨世間。不得不承認,《奧特曼》當中的確有孩子們還無法理解或者說大人們還未想讓孩子們理解的「人性與社會」,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奧特曼》系列是成功的,他們讓更多的孩子相信正義,相信光。當然即使是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對某些事物產生質疑,迷茫。回頭再看《奧特曼》,自然會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再只是單純的正義,或許會有更多的反思與感動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511523091_1211943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