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當電影院的廊燈亮起時,我飽含熱淚,遲遲沒有離去。然而整個放映大廳,只有冷清的兩個人。我環顧四周,充滿遺憾:這麼好的電影,它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
攀登珠峰,對於我們這些平凡的大多數來說,是想都沒想過的故事,它離我們太遙遠。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看一個攀登者的故事。
夏伯渝,中國假肢登山第一人。1975年,加入中國登山隊,在攀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導致自己因凍傷而雙腿被截肢,在隨後的43年里,他一直為登頂珠峰的夢想而努力,每天五六個小時的鍛鍊,徒步以十公里計,引體向上以百計,負重深蹲以千計,從未有過一天鬆懈。43年里,他2次截肢,身患癌症,3次沖頂失敗,在這3次沖頂過程中,他經歷了雪崩、地震和暴風雪,最近的一次,距離頂點只有94米。
2018年5月14日,69歲的夏伯渝在歷經重重困難之後,人生第5次沖頂珠峰,終獲成功。這也使他成為無腿登頂珠峰的中國第一人,2019年,繼姚明、劉翔、中國奧運代表團和李娜之後,夏伯渝成為獲得勞倫斯世界體育獎年度最佳體育時刻獎的中國人。
這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這位平凡攀登者不平凡的攀登人生。
相信登頂成功後的夏伯渝,再獲得贊助、投資都會變得容易很多,但在這之前呢?是長達43年的堅持。
43年,15695天,在夢想實現之前,從未放棄,矢志不渝。
這部紀錄片一經上映,就獲得了淘票票開分9.5的高分,與電影《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1950他們正年輕》並列第一,成為年度最高分電影。除此之外時,貓眼開分9.5,豆瓣開分8.1,三大平台,均為同檔期評分第一。
各路電影人自發為《無盡攀登》站台。吳京、郭帆不計成本為影片投資,作為曾在《攀登者》中飾演以夏老師為原型的角色的胡歌,也為電影傾情獻聲。徐崢則連續兩次為電影發聲,稱《無盡攀登》為年度最感人電影,並號召大家進電影院觀影。除此之外,謝楠、束煥、張譯、余皚磊、井柏然、魏晨、張天愛、李光潔等各路明星都紛紛為《無盡攀登》打call。
觀眾更是好評如潮,在盛讚這部紀錄片之餘,紛紛表示自己被感動到了,引發了思考,喚起了鬥志。
在電影的開始,是對夏伯渝的採訪:堅持的理由是什麼?在電影的結尾,夏老給出了答案:我喜歡登山。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令人瞬間破防。我想起一句話: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為了熱愛,一個人可以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有多少堅持的動力,忍得住多少誘惑,耐得住多少寂寞?
又或者,正因為有了心中的這團火,所以苦不再是苦,罪也不覺得是罪,堅持變得了信仰,寂寞成為了徽章。
很多年輕人躺平、迷茫、頹廢,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因為缺少熱愛。缺少對生活的熱忱,缺少對夢想的渴望,缺少對熱愛的堅守。「空心人」是一個具有時代屬性的心理疾病,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心變得浮躁,內心缺乏安定,仿佛什麼都不缺,但唯獨缺少了精神的動力。
人活著,總要有點精神吧。夏伯渝的故事,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看到了、感受到了來自精神世界的力量。人,生而有臣服於力量的本能,所以,我們面對夏伯渝,會感動、會激盪、會熱血沸騰。
群里有小夥伴說:看了夏伯渝老師的故事,她撿起了已經荒廢半年多的晨跑。而作為正在和40多年沒有鍛鍊習慣的我來說,夏老師的故事也是極大地激勵了我。還記得就在去看電影的前一天,我還在和我媽討論「鍛鍊」這件事有多難:鍛鍊是一門科學,需要在一個新領域裡認真地學習。調動肌肉(肌肉的募集)需要刻意練習,必須長久地堅持。作為健身界的零小白,我缺少力量、沒有耐力、沒有肌肉的感覺、也沒有柔韌性.....可謂困難重重。但最終我決定一步一步來,先從身上「有勁」開始。
在電影中,夏伯渝老師說:力量是一切運動的基礎。所以他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的力量訓練。這句話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一下子鼓舞到了我。和無數普通的觀眾一樣,我不是一個有毅力、能吃苦、善堅持的人,但夏伯渝的故事激勵了我,他讓我明白:即使是一個普通人,如果下決心干好一件事,也一定能衝破困難,創造奇蹟。
頹廢和躺平,大多數時候是敗給了「自我設限」,困難這件事,只有當你把它當藉口的時候,它才會真正製造困境。
謝謝夏伯渝,謝謝這部紀錄片,謝謝你們帶給我這個動態最燃的動力,人生沒有不可能,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無盡攀登》。
裂牆推薦!這麼好的紀錄片,值得讓每一個人看見,因為我們都需要被治癒、被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