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山水之美寫得令人神往,值得一讀

2019-11-30     慶余

說到崔顥,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名作《黃鶴樓》。畢竟可以說崔顥就是憑著這首詩名垂千古的。據說李白都曾為之擱筆,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嘆。但《黃鶴樓》的盛名在外,也掩蓋了崔顥其它詩作的光芒。如他的另一首佳作《入若耶溪》,相比較而言,就顯得很冷門了。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紹興境內的一條著名溪流。自南北朝詩人王籍寫下了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後,若耶溪的幽靜風光,就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的流連忘返。如唐代李白、獨孤及、孟浩然,宋代的王安石、蘇軾、陸遊等,都曾泛舟若耶溪,留下了許多經典詩詞。

崔顥的這首《入若耶溪》,便是諸多歌頌若耶溪幽靜風光的經典之一。它是崔顥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主要敘寫了他乘著小船進入若耶溪後,沿途的所見所感。與若耶溪的幽靜相匹配的是,崔顥的筆觸十分的輕靈簡凈。品讀這首詩,在欣賞令人神往的山水之美的同時,它還可以愉悅我們的心情,使之寧靜。

《入若耶溪》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岩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首聯,「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即崔顥乘著輕快的小船,已經到了雲門山下。「雲林境」,指的就是雲門山境內,其在紹興秦望山南麓,環境清靜幽雅,山下有若耶溪通郡城,自古以來就是越中勝地。加上這裡崔顥所用的「輕」、「疾」和「已到」這幾個字,我們便可以體會到他舟行迅疾、將入佳境而激起的歡快、驚喜之情。

頷聯,「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崔顥所敘寫的便是他到達了若耶溪後,在清澈如鏡的溪水上輕輕盪槳,暢遊大好山水的情景。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起來可仰望碧空翔鳥,坐下可俯視清溪游魚,用船槳去拍擊溪水,可看到青山的倒影在水中變幻。無論是崔顥的忽起忽坐,還是拍擊溪水的動作,都是為了突出他欣喜的心情。

頸聯,「岩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崔顥開始著意渲染若耶溪的幽靜。它的意思是說,崔顥聆聽著溪岸山岩中發出的各種聲音,並且饒有興致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期待著山岩中自己的回聲,聲音一停,若耶溪愈發顯得幽靜。從寫法上看,崔顥這裡是以聲音反襯幽靜。同時,這裡也寄託了崔顥喜清厭濁、好靜惡鬧的情懷。

尾聯,「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則緊承頸聯,意思是說,若耶溪的幽靜可以讓人心變得寧靜起來,所以崔顥便停下船槳,全身心投入到這美麗而幽靜的山水中。雖然我們不能與詩人共游若耶溪,但是這種被山水感染,變得無拘無束,愉悅而放鬆的心情,卻能感同身受。

綜觀崔顥的這首詩,色調素淡、勻潤,所刻畫的若耶溪山水幽境,就如一幅水墨畫一樣,美得令人心醉。總的來說,崔顥這首詩,是把山水之美寫得令人神往的,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jaFx24BMH2_cNUgeo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