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起最近看的電視劇時,她說「我這人比較俗吧,就喜歡看一些家長里短的電視劇,覺得接地氣。
不過,看這類電視劇,有時候真的能把人氣死。前幾天,看了一遍《婆婆來了》,孔雀女嫁給鳳凰男的故事,老套卻現實。
每次看到女主何琳幫婆家人的忙,我都想把她搖醒。尤其是看到其中一集,何琳幫婆家大嫂找工作。
結果是大嫂自己工作出問題了,還導致了流產,但婆家人卻全都指責何琳,怪何琳給大嫂找的工作不好。
婆家大哥更是死攪難纏,還想和雇大嫂工作的那家人打官司,讓人家賠錢。
其實,有好多次何琳都覺得自己好傻。
可是,大概太善良的人都容易妥協吧。儘管何琳嘴上說著不願管,卻扭頭就回家向娘家父母和小姨求助。
唉,現實生活中,要是有個這樣的女兒,當父母的真是要操碎心。」
誰說不是呢,但讓人難過的是,藝術來源於生活,何琳其實就是一部分女性的縮影。
有些女人結婚以後,覺得都是一家人,老公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特別喜歡大包大攬。
但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有時候太熱心,婆家的事摻和太多,對於女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暫且不說累了沒人心疼,更主要的是沒問題還好,但凡有問題全家都會怪你和埋怨你。
尤其是以下這2種忙,情商高的女人大多都能拎得清,不會輕易去幫。但有些糊塗的傻女人卻總喜歡沖在最前面,樂此不疲。
牽涉到金錢的忙,別輕易去幫
有句話叫「永遠不要在金錢和利益面前考驗人性」,深以為然。
但有些女人太善良 、實在了。看見婆家有難處,或者別人說了幾句好話,她們就會心軟,然後對人家掏心掏肺。
不管婆家誰需要錢,她們都會想辦法去幫忙。比如用自己的嫁妝和私房錢替婆家人還債;將自己的家當拿出來供養老公的兄弟姐妹跳出農門;
婆家人需要借貸,她們不計後果地去當怨種擔保人;她們以為都是一家人,主動幫婆家人做生意,卻不好意思提利益分成……
可以說,她們對婆家人毫無防備之心,而是覺得自己在幫至親的人,沒必要斤斤計較。
但卻忘記了「升米恩,斗米仇」。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太多,他們會形成依賴,沒有人說你的好;
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怨恨你。
更讓人心寒的是,你借給他們的錢,最多換來一句「謝謝」就完事。當他們度過難關後,往往是不會提還錢的,而且很快就忘記從你手裡拿錢這件事。
因為他們覺得你的錢就是你老公的,他們和你老公是骨血至親,所以花這些錢是很正常的事。
唉,花出去的錢只能當打水漂。否則,這就是根刺,你和老公的感情很容易因為這些錢而受到影響。
婆家人的家務事,別輕易去幫
結婚以後,很多女人都會比較反感公婆摻和自己小家庭的家務事。同樣的道理,作為兒媳,也儘量別去摻和婆家人的家務事。
不管是公婆之間鬧矛盾,還是公婆和自己的子女吵架,作為兒媳最好別去當好人,多管閒事。
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在緩解家庭矛盾,不讓大家的關係搞得那麼僵。但別人卻不領情,反而覺得你不和自己站一邊,夥同別人氣自己。
等人家和好如初了,你卻成了惡人。
此外,像給婆家的小叔子、小姑子介紹對象這樣的事,也儘量別去做;大姑姐的婚姻幸不幸福,懷孕了要不要之類的事,也別多嘴;
婆家人親戚的小孩考大學報志願、買房買車、上班工作之類的雜七雜八的事情,也別去出主意。
畢竟這些連當爹媽的都做不了決定,你去操心純粹就是多管閒事,吃力不討好,還惹禍上身,落人埋怨。
最後想說,人心有時候換不來人心。婆家的忙可以幫,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和界限,保持合適的距離。
不要事事都幫,更不要大包大攬。因為太過善良,幫的過多,不懂拒絕,到最後反而傷的是自己。
你的天性善良和不好意思的回懟,只會養成別人的不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