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服務者泄露用戶信息500條以上入刑 公民隱私權要保護!
網絡信息服務者泄露用戶信息500條以上入罪 保護公民人身安全!
公民隱私權、信息權、休息權,更重要的是人身安全、生命權是憲法和法律保護的。前不久日本有個美女網紅、明星,就是自己在社交媒體曬自拍,瞳孔信息暴露了活動規律和地點,結果被粉絲猥褻、侵犯。而前幾年,一些快遞公司員工泄露公民隱私安全、信息被判刑的事也是有的。
有的酒店有客人開房信息,結果被利用被泄露被出賣,被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出賣,還有的網站也通過獲取客戶、用戶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甚至有大數據殺熟現象,也就是你的偏好,喜好被機器、算法掌控了,他們輕易能謀取利潤。這些都是少數。
少數不良APP、網站可能就是非法獲得你信息、資料販賣給需要的人,有些公司營銷、客戶人員需要拓展客戶,有的違反犯罪分子,尤其是詐騙團伙需要作案,你的身份證、電話、單位、親戚、親人信息都被獲取了,可能你就成了違法犯罪分子的羔羊。
別的不說,那些推銷的、買保險,搞網貸、還有什麼要你做廣告的,買基金的,投資理財的,買收藏品,甚至是詐騙電話、詐騙簡訊的,他們可能是花錢購買你的信息、資料,群發。
對此,最高法、最高檢出台相關司法解釋和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泄露500條以上信息,適用刑法,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據新華社、楚天都市報、荊楚網10月26日消息)
諸如一些打車公司、網絡在線地圖軟體和APP可能了解、獲悉你活動規律,就和福爾摩斯一樣,知道大致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點,你的手機、電話他也知道,頭像、面部特徵包括消費習慣他也知道。還有一些理財、貸款APP、信用卡網絡機構,你的徵信,家人、身份證、財產信息、手機、電話,他們也知道,當然大多數公司都很正規,有嚴格的保密和安全措施,但是也有個別不良公司,和極少數道德、素質差員工,會利用這些信息牟取利益,他們就是搜集這些信息、資料,販賣給有需求的人。其間就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隱患,甚至引發違法犯罪行為。
最高檢、最高法出台此類解釋,是對新時期,新環境網絡時代信息安全,公民安全的一個及時的介入,包括對一些傳授違法犯罪行為的網站,一些銷售違禁、犯罪物品的網站也將入刑,這加大了對網絡監管和處罰的力度,諸如一些泡學,還有銷售毒品和色情擦邊違禁物品的網絡,可能將遭到打擊,並且有法可依。
這也進一步明確了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法治空間,也是法律管制的空間,將對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維護網絡信息安全,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相信今後相關的判決、公訴案例,維護群眾、企業人身、財產安全的實踐將進一步證明這一點。
文|昆德拉傳媒萬木春文化工作室 簡一川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cz_gG4BMH2_cNUgq2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