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探春的判曲,是這樣的: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這個曲子裡,充滿了故作豁達、掩飾不住的悲傷,但是,唯獨沒有放心不下:但凡有一點「放心不下」的事,一定會委婉地提出來,還怎麼顧得上叮囑「恐哭損殘年」這樣類似於「保重身體」的廢話?
「保重身體」是最常見的祝福語,也是最廢話的叮囑,因為它「放之四海而皆準之」,沒有任何針對性。
探春是個理性、知性的好姑娘。在生離死別(她不是去送死,但是這一去,就再沒有見面的機會,等於「今生就此別過」,也就是生死離別了)的時刻,她一定會抓緊時間,給出最迫切的建議。
但是,她沒有,只說「保重身體」這孝順不過的廢話。之所以說這廢話,就是因為她已經沒有什麼牽掛、沒有什麼可叮囑的了。
當然,賈府是日漸衰敗了。可是你別忘了,在開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已經提到寧榮二府的衰敗。但是接下來,卻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華熱鬧。為什麼?因為元春的封妃,給賈府帶來了十幾年的輝煌。
探春的遠嫁也是如此。遠嫁,對於探春本身,是一個悲劇,但是對賈府而言,卻是挽救命運、重塑輝煌的最省事的辦法,比子弟們讀書上進、「由科舉發跡」要簡單得多。因為子弟們誰也不肯讀書(除了年幼的賈蘭,還看不出好壞),而女子卻非常出色,是現成的可利用的資源。
有人認為探春是在賈府獲罪之後才遠嫁和親的。不可能。不要說和親的人選不會是獲罪的大臣之女,就是探春的臨別贈言,也可以看出賈府的平安:「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這是女兒對獲罪的父母說的話嗎?我要走了,你們一敗塗地,大家各管各的,你們千萬別來找我幫忙?
元春逝世前後,賈府已經沒落。雖然還沒有被抄家,沒有獲罪,沒有免官下獄,但是後繼無力。正好這時候有個機會,用出色的探春和親,換取賈府榮耀的延續,就像當初的元春一樣。
這是賈府為了延續自身榮耀,可以付出的最小代價,也是賈府僅有的資產。在付出的時候,賈府,和遠走的探春,都以為這個犧牲可以保全賈府。
所以探春遠走,只叮囑「休哭損殘年」,似乎父母的身體健康是她唯一的挂念。
以探春之智,未必看不出賈府再沒有可用的人才,完全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戰略。但是事到如今,這些已經不是她的考慮範圍了。以探春之智,卻真的想不到百年顯赫的賈府,會有獲罪抄家的一天,「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但是即使看出來,她,或者她的家族,也沒有任何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了。
她已經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