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我不會去賺最後一枚銅板。6年前被大眾誤解,如今才被看懂

2021-09-10     傲徠峰利哥

原標題:李嘉誠:我不會去賺最後一枚銅板。6年前被大眾誤解,如今才被看懂

93歲的香港超人李嘉誠近日有2個大動作。

1、李嘉誠將國籍從加拿大籍改為中國籍。

2、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實集團斥資百億在香港買地,並有意出售其在英國倫敦的物業大樓。

這兩個動作至少說明了,李嘉誠自2011年開始撤資中國,抄底英國基礎設施,時隔10年,李氏家族資本又開始回流中國。

李超人的大智慧?

被誤解的李嘉誠——不賺最後一枚銅板

2015年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引爆網絡,批評李氏家族資本賣掉國內樓宇、實業等資產,撤離中國,進軍歐洲的行為。

當時大多數國人都在義憤其商人逐利的本性,後來中國樓市進一步瘋長,更是有人嘲諷,昔日李超人在投資眼光上的「短視」。

直到今日,中國樓市瞬間低迷,各大地產商抓耳撓腮,某些人想從中國樓市抽身不得,李超人6年前的行為才讓大多數人幡然醒悟,李超人的投資前瞻性。

我不會去賺最後一枚銅板——人們一直在聽李嘉誠說的這句話,原來是這個意思。

李超人在中國樓市拐點的前夕,將資產變現,並成功入駐英國電力、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行業。如今又在全球樓市爆漲之時,將海外的資產變現,又回流中國。

這一來一回,長達近10年的長線操作,讓李超人在今年以354億美元的身價,又重回了香港富豪榜榜首。

2021年李嘉誠重回香港富豪榜首

李嘉誠的眼光和勇氣——逆勢而為

就在除中國外,全球樓市集體暴漲情況下;在中國國內眾多地塊拍賣流拍、樓市低迷的背景中,李嘉誠家族再一次逆勢而為,變賣海外部分資產,回流中國抄底地塊、樓市等實業。

而這也並不是李嘉誠首次逆流而上。早在40年前,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國外資本大舉撤離中國,也就是李嘉誠果斷選擇逆流進入大陸市場之時一舉成為香港在大陸的最大投資方。

也正是那時的正確決定,讓李氏家族在大陸的地產等行業的發展有了各方面充足的儲備。在後來的中國高速發展中,吃到了絕對的紅利。

李嘉誠的投資眼光

比如2004年,李嘉誠家族長和系以32億購得了上海世紀匯地塊,捂盤到2011年開發。2016年,長和系以200億元的價格將世紀匯賣給了中國人壽,12年凈賺至少150億。

在小的趨勢中,永遠是少數人賺錢;在大的歷史波動中,同樣也是如此。全世界內能夠把握中國潮流大勢的,大概國外巴菲特,國內首選李超人。

李氏集團利潤表

李嘉誠的國籍背後——可能不止是利益

1983年,富可敵國的李嘉誠就已經入籍加拿大。本次改回中國籍的傳聞,其實跟謝霆鋒一樣,是將加拿大的國籍退了,只保留中國香港的身份。

李嘉誠在93歲的高齡改回純粹中國國籍,其象徵意義更大,代表著未來其看好的發展面在中國。而以華爾街索羅斯為代表的金融投資家,近期反而頻頻地唱衰中國,表示大陸並不是理想的投資之地。

李超人的變化

李嘉誠和索羅斯的兩種截然相反的判斷背後,其實是投資理念的不同。李嘉誠投資更偏愛回報周期長但穩健的實業,而索羅斯則偏愛股市和資本狙擊,他倆究竟誰的判斷更準確呢?

很可能,這兩個人都是準確的判斷。李超人看10年、乃至更久的長期中國,索羅斯則是判斷的近期的短期收益。

而1928年出生在潮汕的李嘉誠,在此時改回國籍,似乎也並不僅僅是因為投資的利弊關係,有一種對自己中國身份的認同感,更有一種落葉終要歸根的感覺。

退出加拿大籍的李嘉誠

結語

2020年是一個歷史上的關鍵年份,在這一年很多所謂已開發國家在全球性的疫情面前露出了真實的面目。

而作為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相對安全之地,中國做到了絕大多數頂級已開發國家都沒有做到的成就。

一路走來,見過了各種各樣大風大浪的李超人,在這次全球性的危機面前,再一次地嗅到了中國未來的機會和巨大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88862317_12119681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