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揚州速度將疫情嚴防死守
自從揚州的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每天公布的新增確診人數都在增加。
8月4日官方最新公布的江蘇新增新冠確診人數一共35例,其中南京3例,揚州32例。雖然較前一天的40例,數量有所下降,但涉及範圍更廣。
單從數字上面理解,這輪新冠疫情的重災區已經從南京轉移到了揚州。
按理說,從7月27日確診第一例新冠病例開始,揚州上上下下的反應就非常迅速,疫情本不該蔓延得如此之快。
來捋一下時間線,
7月29日,也就是確診首例病人的第四天就完成了首輪170萬人的核酸檢測,並進一步管控對外交通。
那裡颱風煙花還沒有消退,第一輪核酸很多人都是冒著雨前去。
(圖片來源:@名城揚州)
8月1日完成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再次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並讓發布會常態化,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圖片來自@柳伊
8月2日發布臨時封閉通知,停工停產一天,要求非必要不外出。
8月3日發布正式封閉令,封閉規模和力度超過2020年春天的武漢疫情。
至此,從第一例確診病例算起,到進入最強最嚴的防疫戒備狀態,也還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
8月4日本來是通知進行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的,但凌晨因系統問題取消。
但8月4日深夜,再次發布第三輪全民核酸的通知。
就通知的要求來看,比上兩次更加嚴謹仔細。
揚州已經好久沒打過這麼硬的仗了,面對這樣的突髮狀況,只能一邊摸索一邊戰鬥,但就是這樣,從領導到社區再到志願者,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防控防疫工作。
(城區進行大面積消殺)
2、嚴防死守VS最強助攻
這樣嚴防死守,揚州的疫情為什麼還是發展迅猛呢?
那是因為新冠病毒找到了它的神助攻——棋牌室。
空間密閉、人員聚集,共處時間長、空氣還不流通,棋牌室真是病毒完美的培育箱。
對目前公布的126例確診病例做個簡單的統計,病例之中年齡最大87歲,最小11歲,平均年齡是62歲,也就是說確診的病例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這些確診病例之中,1號病例(從南京來揚州的毛老太太)在棋牌室直接密接的是47例,2號病例(毛老太太的姐姐)在棋牌室密接的為14例。也就是說確診的病例中,至少有一半是因為棋牌室。
所以當棋牌室的畫面資料和確診人員行動軌跡傳播出去之後,「賭城揚州」的名聲甚至比人文詩畫還要響亮。
3、揚州老人的晚年生活只有棋牌室嗎?
也許揚州有的老年人是愛打麻將,但這頂「賭城」的帽子實在是太大了。揚州的老人打麻將,大多是三五熟人聚在一起交換信息、打發時間,跟「賭」完全不沾邊。
如若再深究一下,除了打麻將揚州的老年人平時還會做什麼?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就是最好的說明。
我選了一男一女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分析一下。
確診的19號病例是一位大爺,從行動軌跡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打牌純粹是為了消遣。日常生活包含了串門(看望親戚)、接送孫子上培訓班、去澡堂洗澡(堅持每天水包皮,是老揚州沒錯了),以及購物等。
如果不是和2號病例同在一家棋牌室接觸過,這位大爺應該還過著悠哉悠哉的幸福生活。
比起大爺的悠哉,大媽們平常的任務就艱巨很多。
比如這位確診的47號病例。
年紀69歲,身體也不太好,想必多少有點腰酸背痛、肩頸僵硬,不是什麼大病,但放任不管又會渾身難受,所以才去做艾灸。
打牌只是見縫插針的放鬆,每天主要的任務還是給兒子媳婦做飯,所以她要去買水果蔬菜,還要去超市。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去她家吃飯的兒子媳婦和小孫子也全都中了招。
63、64還有67號確診病例,從他們的行動軌跡中可以看出,兒子媳婦平時都很忙,連小孫子暑假也要上三個培訓班,家裡的後勤工作應該都是這位老媽媽在操勞吧?
我為什麼更偏向與之密接的這一家是兒子和媳婦呢?因為他們的住址不一樣。揚州這邊的習慣,如果是女兒多半會跟媽媽住在一起,如果是媳婦,一般就是會分開住。吃在一起,各住各的,有時間培養感情,沒功夫製造矛盾,這是揚州婆媳之間才有的默契。
揚州5、60歲老年人的生活大機率都是像19和47號這樣的,他們在工作上退了,回到家裡卻不能休,不是幫忙做飯,就是幫著照看孩子。所以他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菜場、超市、水果店、熟食店、藥店、培訓班,棋牌室頂多只是他們生活的調劑品,只不過疫情一來,現在所有他們常去的地方都成了大範圍傳播的發源地。
習慣了買東西用手機下單,孩子培訓班由老人接送的年輕人,雖然不會去那些地方,但老年人這道防線一旦失守,年輕人也會跟著遭殃。這一家四口整整齊齊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如果就此把疫情蔓延的鍋全甩給老年人愛去棋牌室,我倒覺得沒法同意。
4、身陷疫情的老年人不該成為病毒鏈
中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加上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揚州作為著名的宜居城市,生活在其中的老人活個8、90歲不成問題。
如果說5、60歲的老人尚有子女的小家可以託付,那麼等到孫子孫女也長大成人,不再需要自己的照顧,獨居的高齡老人的內心難保不會更加空虛,那麻將就自然成為了最佳的社交手段。
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表面上是看到了一個個流連牌桌的老人,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去反思一下,平時對老人的關心是不是足夠。
棋牌室的確是此次揚州疫情的擴散源,關停所有的棋牌室並不難,難的是關停之後,只要一方木桌,一副麻將、三五個老人聚在一起,又會是一個小型的棋牌室。
所以想從源頭上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與其關停不如每個人都能好好地想一想,如何安排家中老人的晚年生活。
不管怎樣,疫情期間還是要該隔離隔離,該申報申報,大家先齊心協力闖過眼下的這一關,再來想想今後是健身旅遊,還是種花養草,再不然養個寵物,培養一兩個陪伴終身的愛好也不錯。
無論是什麼,老人有錢有時間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本身就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一種表現。
我們的父母,也許他們文化程度不高,用的是老年手機,不會聊微信也沒有支付寶,也許麻將就是他們的心頭好。退一萬步講,就算將來等疫情過去了,老人還要去棋牌室,那子女們至少也應該關心一下,他們去棋牌室打的到底是麻將,還是寂寞。
PS:
特殊時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
作者介紹:陳妍,愛看各類電影,喜歡觀察小孩,吃瓜親子關係,提供育兒內容。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