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女子出嫁後,必須恪守「從一而終」的信條:對丈夫忠誠不二;丈夫死後不會改嫁,當一輩子寡婦。
清朝在入關之前,卻沒有這麼多規矩。皇帝的女兒(公主)出嫁後,如果丈夫死了,公主會改嫁。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個女兒叫穆庫什。穆庫什14歲時,就奉父親的命令嫁給了烏拉部國主布占泰。後來,布占泰與努爾哈赤發生矛盾,努爾哈赤兩次發兵將布占泰打敗。可布占泰為了泄憤,竟然失去理智地用箭頭來懲戒努爾哈赤的女兒穆庫什。努爾哈赤忍無可忍,第三次發兵打敗布占泰,將女兒穆庫什接回來。
18歲的穆庫什挺著大肚子回到了娘家,沒多久再次奉父親命令,嫁給了「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額亦都比穆庫什大了33歲,是標準的老夫少妻。1621年,額亦都病逝,穆庫什成了寡婦。努爾哈赤按照女真收繼婚(轉房婚)的風俗,將穆庫什第三次嫁給額亦都的第八子圖爾格。
無獨有偶,努爾哈赤的養孫女肫哲也有改嫁的命運。
肫哲是努爾哈赤侄子恪僖貝勒圖倫的第二個女兒,很小時就被努爾哈赤帶入宮中撫養。努爾哈赤視如己出。1626年,努爾哈赤將15歲的肫哲嫁給蒙古科爾沁部貴族奧巴。1632年,奧巴去世。
這時候,努爾哈赤已經不在人世。由皇太極做主,將肫哲改嫁給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達禮。1637年,皇太極將肫哲封為和碩公主。
清朝在入關之後,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廢除了收繼婚的習俗。公主的丈夫死去後,公主不再改嫁,終身守寡。
這方面的例子就太多了。
皇太極的第三個女兒叫達哲。1639年,12歲的達哲嫁給了孝莊文皇后的侄子科爾沁親王奇塔特。1651年,奇塔特病逝。這時候,達哲才24歲,正是青春昭華好日子。可是,達哲沒有改嫁,一直寡居。1686年,達哲在寡居了35年後,病逝於京城,終年59歲。
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叫阿吉格。1653年,順治皇帝將14歲的阿吉格嫁給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後來,金庸先生將這一段情節寫進武俠小說《鹿鼎記》。阿吉格正是建寧公主的原型。1674年,由於吳三桂起兵反叛清廷,康熙皇帝將居住在京城的駙馬吳應熊及其子吳世琳處死。吳應熊死後,阿吉格寡居了29年,於1703年在鬱鬱寡歡中病逝。
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兒叫固倫和孝公主,人稱「十公主」。乾隆五十四年,14歲的十公主嫁給乾隆皇帝寵臣和珅的長子豐紳殷德。出嫁之時,乾隆皇帝賞賜了豐厚的嫁妝,「槪論其直,殆過數百萬金」,這就是說相當於幾百萬兩銀子。婚後十公主回娘家,乾隆皇帝一次性就打賞30萬兩銀子。1799年,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豐紳殷德和十公主幸免於難。1810年,豐紳殷德病逝,十公主當起了寡婦。1823年,十公主度過了13年寡居生活後,病逝於京城,終年49歲。
有意思的是,雖然駙馬去世後公主不能改嫁,可當公主去世後駙馬卻可以光明正大的續弦。
清太宗皇太極的第十一女叫固倫端順長公主。1647年,順治皇帝將12歲的固倫端順長公主嫁給蒙古阿巴亥部貴族噶爾瑪索諾木。1650年,婚後三年,固倫端順長公主就不幸病逝,結束了短暫的一生。不久,駙馬噶爾瑪索諾木就迎娶了禮親王代善的女兒為繼室。
嘉慶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叫莊敬和碩公主。1801年,嘉慶皇帝將20歲的莊敬和碩公主嫁給蒙古科爾沁部貴族索特納木多布濟——後來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沁親王正是索特納木多布濟的嗣子。1811年,莊敬和碩公主病逝,年僅30歲。按照規定,內務府應當把公主府的資產回收,包括公主出嫁時的幾位陪嫁人員。嘉慶皇帝孝和睿皇后考慮到駙馬的實際情況,特別開恩將一位25歲的陪嫁人員賞給了駙馬為妾侍。
這說明,在清朝時期,需要「從一而終」的只有女人,男人不需要遵守這一準則——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平頭老百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5792416_12954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