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從「看病難」到醫養結合用心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2021-06-10     東平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我縣從「看病難」到醫養結合用心撐起群眾健康「保護傘「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縣將黨史學習教育同「為民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立足本職崗位,著眼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把夯實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第一線,全面提升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積極探索推進「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體系。縣衛健系統以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為己任,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真正把民生實事辦進群眾心坎里。

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讓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有了這個衛生室以後,基本上老人孩子看病都不用出社區,這裡的醫生技術、服務各方面都很好,群眾都很滿意。」在戴廟鎮新時代佳苑社區衛生室內,社區居民王繼停正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輸液治療。

記者看到,新建的衛生室乾淨明亮,雖然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設置了藥房、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健康教育室、值班室、中醫診療室等多種功能間。

據了解,戴廟鎮新時代佳苑社區是東平縣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重點項目之一,共安置周邊群眾4000餘人。以前,原有的3家村級衛生室由於沒有合適的診療場所,醫療條件和服務能力受限,群眾看病拿藥十分不便。

為解決社區群眾看病難問題,縣衛生健康局以推進標準化村級衛生室建設為抓手,整合3家村級衛生室資源,在社區高標準建設市級標準化衛生室。日常配備藥品150種以上,並配備4名專職醫護人員,基本滿足社區群眾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需求。

「觀察室能同時容納20多人同時就醫。這個衛生室為廣大的社區居民提供了方便,使那些活動不方便的慢性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療服務。」戴廟鎮新時代佳苑社區村衛生室負責人王忠臣在採訪時說道。

為破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縣衛健局從服務基層群眾出發,不斷加大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投入力度。2020年,投資8700萬元建設了大羊、老湖、舊縣、沙河站衛生院5座門診病房樓、康養樓等,現已陸續投入使用。今年又投資2.9億元,規劃建設6個醫療衛生項目,進一步改善提升醫療衛生條件。

在此基礎上,縣衛健局牽頭對全縣442個村級衛生室進行改造提升,目前105個已經達到省級標準化驗收要求,310個提升為市級標準化衛生室。伴隨著基層醫療機構設施的完善提升,縣衛健局還全面鋪開鄉村醫生業務能力培訓,提升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真正讓基層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醫養結合新模式

讓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大娘,午覺睡的好嗎?需要上廁所嗎?……」接山鎮中心衛生院醫養服務中心房間內,護理員正在給午睡後的五保老人陳召蘭梳頭髮,她邊梳頭邊和陳召蘭聊天,幸福的笑容綻放在老人飽經風霜的臉上。

88歲的陳召蘭,是大羊鎮響場村人,家中三個子女已相繼去世,就剩她一個人,平時身體狀況就不是很好,有心臟病、腦梗、胃病,但生活還能自理。一次意外,讓陳召蘭的雙腿摔傷,生活變得無法自理,於是便在2020年8月份住進了該醫養服務中心。

經過醫生、護理人員的悉心照顧,陳召蘭現已能正常行走,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看到記者的到來,便打開了話匣子:「這裡可好了,護工照顧得我們都很好,很細心。生活上一天三頓飯而且不重樣,要是我有啥不舒服的,護工就趕緊去喊大夫,大夫過來給檢查後,根據病情給我開點藥,吃了就能感覺好點。」陳召蘭笑著告訴記者,「在這裡能多活兩天,在家裡早就不行了 ,沒人管沒人問的。」

該醫養服務中心住了像陳召蘭這樣失能五保老人57人,基本涵蓋全縣14個鄉鎮(街道)失能五保供養人員。據了解,為解決全縣農村失能五保老人的養老問題,我縣採取集中供養的方式,2019年6月,在接山鎮中心衛生院成立該醫養服務中心。該中心集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臨終關懷以及安寧療護為一體,秉承差異化服務原則,分檔照護、集中供養,為特困人員提供精準、精細、精緻的醫養結合服務。

「醫養結合對這些完全失能、五保老人是很有利的,如果沒有這麼好的政策,這些五保老人在家裡根本沒人照顧。」從事護理工作28年的主任、副主任護師李靜說道,「現在醫和養兩方面的結合,使老人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有病能及時看,及時得到康復,這些老人來的時候不能動的,在我們這兒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由臥床不起到能下地活動,有的不能自理漸漸地轉變為自己能照顧自己 。」

為了讓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縣衛健局積極探索推進「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體系,整合養老和醫療兩方面資源,打造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於一體的醫養結合機構,為老人提供持續性、針對性的醫療、養老服務,滿足社會多層次養老需求。目前,接山鎮、沙河站鎮、大羊鎮、梯門鎮、舊縣鄉、商老莊鄉等鄉鎮都實行了衛生院、敬老院「兩院一體」醫養模式。2020年,我縣被省衛健委、省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表彰授予「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縣」,接山鎮和沙河站鎮先後被評為「全省醫養結合示範鄉鎮」。

下一步,縣衛健局將立足全縣實際,整合優化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相關職能和優勢資源,堅持醫養聯動,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標準規範,創新服務模式,開展不同形式的醫療養老服務,提高全縣醫養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東平衛健系統通過建設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探索完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體系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層衛生健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東平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國平表示,「但要想真正打通基層群眾看病難的『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我們要做的還是要繼續加大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水平,讓優質的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體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71485639_12014524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