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沒背景,怎樣出人頭地?學學劉邦的經歷吧

2022-07-21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沒錢沒背景,怎樣出人頭地?學學劉邦的經歷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可能大家理想中的目標千差萬別,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想要「出人頭地」。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凡者,極少有人一生下來就是人中龍鳳,除非是世襲的皇室子孫和王爵後裔,否則,普通人只有拚命努力,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比如古代的科舉,就是能實現出人頭地的途徑之一,但是,偌大一個王朝,能中舉的終究只有那少數幾個可以成為幸運之子,甚至,如果遇到科考舞弊或者官場黑幕,上位的還多半是那些有錢有背景的人,留給普通人的機會則又被剝奪了幾分。

劉邦

那麼,一個沒錢沒背景的人,有沒有機會出人頭地呢?自然是有的,而且,歷史上這種人還不在少數,比如漢高祖劉邦,劉邦就是從白手起家,最後開創大漢王朝當上了皇帝,堪稱草根逆襲的奇蹟典範。那,劉邦又是怎樣一路逆襲成功的呢?

劉邦,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上半輩子,史書上說他「不事生產」,也就是說劉邦雖然是農民的兒子,但卻好逸惡勞,不愛勞動,他喜歡幹什麼呢?

成天呼朋喚友喝酒享樂,可能二十來歲的時候,就是讓父母頭疼的那種叛逆份子,到了三四十歲反正也不會種地,就乾脆繼續在社會上晃蕩,別的本事沒有,但是交朋友的功夫卻是一流。

劉邦

比如盧綰,盧綰是他的髮小兼死黨,這個就不多說,基本上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髮小。那麼除開發小以外,劉邦長期混跡於豐邑和沛縣,因為他為人豪爽而且很仗義,在外出遊歷的時候,認識了名士張耳,張耳這個人不簡單,他曾是信陵君的門客,後來又當過縣令,人脈資源非常廣。

還有蕭何,劉邦還在混社會的時候,蕭何就已經是縣裡面的公務員,手上還有點小小的權力,有時候劉邦在外面犯點什麼事兒,蕭何還經常暗地裡幫他解決各種麻煩。

還有沛縣的名士呂公。呂公是縣令的好朋友,有一次舉辦宴席,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去捧場,以劉邦當時泗水亭長的身份根本不夠資格出席,但他卻高喊自己隨賀禮一萬,結果混到了首席的位置。

劉邦

呂公一看這年輕人雖然膽大包天,但是氣宇軒昂談吐不凡,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對他非常器重,更是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劉邦,這個故事在今天聽起來,很有傳奇色彩,但想必當時的劉邦必定確實有那種令人折服的氣場和魅力。

劉邦雖然沒錢沒背景,但是像張耳蕭何呂公這些人身份比他高實力比他強的人,卻都很認可劉邦,並且心甘情願圍繞在他身邊為他出錢出力,就憑這一點,劉邦在沛縣混得是風生水起。

那麼劉邦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你沒錢沒勢沒關係沒背景的時候,那就要主動發展自己的人脈關係,怎樣發展?

劉邦

第一,主動結交強過自己的人,劉邦就是這樣,他雖然沒什麼錢財,但卻很大方很豪爽,所有的錢都用在了交朋結友上面。

但是,劉邦交朋友很有眼光,而且是有選擇性的,他結交的都是強過自己的人,當你身邊的朋友都在更高層次的時候,那麼你自然也會獲得越級的資源和人脈,機會就比原來的那個圈子要更多一點;

第二,讓比自己強的人認可自己、賞識自己。比如呂公,劉邦原本是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高層次的人,但是他膽子大臉皮厚,開口就說要隨禮一萬,得到了一個可以在首席和呂公同桌的機會。

劉邦

但是這樣還不夠,你還得在有限的時間裡將自己的才能和品德展現出來,假設劉邦真的只是一個繡花枕頭,那麼哪怕他可以和呂公同桌一百次,呂公也不會拿正眼看他。

所以呢,一個人沒錢沒背景的人想要出人頭地,至少要修煉兩項本領,第一是精準的社交能力,你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去結交這樣的朋友;

第二,你還要修煉自身的才幹和德行,並且能在適當的時候充分展現出來,獲得別人的認可。劉邦就是依靠這兩項本領,編織出了自己最基礎的人脈網絡,還成功地將這些人脈資源充分地轉化為自己的貴人,從而積累了白手起家的原始資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68146ee3c5704e8f8cd54fd050d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