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瓶的原理是?「竹片蜻蜒」竟能飛30米高?槳輪船是怎樣的?

2023-06-26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保溫瓶的原理是?「竹片蜻蜒」竟能飛30米高?槳輪船是怎樣的?

保溫瓶

保溫瓶是英國化學家杜瓦發明的。他在零下24℃下成功制出液態氫,可沒有合適的保溫容器,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聰明的他根據熱傳遞的原理設計了一個瓶:用有很強反射能力的雙層塗銀玻璃作為瓶膽,將兩層玻璃之間抽成真空,最後瓶口用絕熱的塞子蓋住。人們最初叫這種瓶為「杜瓦瓶」,也就是現在的保溫瓶。

然而,認識到保溫瓶在各種情形中都會有用的人是德國玻璃製造工人賴因霍爾德·伯格,他在1903年獲得了保溫瓶的專利,並且制訂了把它投入市場的計劃。產品非常成功,很快就運往世界各地,成為了與人們的工作、生活關係密切的生活用品。

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公元4世紀中國人葛洪已談到關於直升飛機旋翼的設計。那時中國有一種兒童玩具竹蜻蜒已如直升飛機的旋翼。這種玩具有一根軸,上面繞著一條線,軸上裝著幾個葉片,定好角度,一拉線,旋翼就向空中飛升上去。這種玩具對歐洲航空先驅者影響甚大。

現代航空之父喬治·克萊爵士在1809年製作出中國式「竹片蜻蜒」,這種裝置能飛上空中7—8米之高。後來,他又做了一個改進的旋翼,可以使機器飛上天空30米高。喬治·克萊於1853年畫出了他做的直升飛機旋翼,這比中國已晚了1400多年。

槳輪船

中國人於公元418年發明了槳輪船,這在一份中國水軍行動的報告中已有記載。公元494~497年,祖沖之製造了一艘改進的船隻,這艘船被稱為「千里船」,它不用風力,一天能行很遠。梁朝水軍將領徐世譜於公元552年在跟侯漫作戰時使用了「水輪船」(即槳輪船)。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改進了槳輪船。

1168年,水軍將領史正志製造成了一隻排水量達200噸的戰艦,由12組葉片組成的槳輪來驅動。公元12世紀我國已造出長120米、寬1.37米、桅杆高24米多的大輪船,船上的工作人員可達200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還使用了這種槳輪船。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60b44abfc2734f55e6117b23b341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