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王光美的次女,哈佛商學院畢業,接棒幸福工程,辦了兩家企業

2024-05-10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她是王光美的次女,哈佛商學院畢業,接棒幸福工程,辦了兩家企業

2006年10月13日,北京305醫院的醫生們遺憾地向家屬們表示,開國元勛劉少奇同志的遺孀王光美同志已經進入生命的最後階段。

這位經歷坎坷的知識女性對自己的病情其實早已了如指掌,回顧一生,王光美的心中雖無遺憾,卻有牽掛。

環顧病房裡的親人,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小女兒劉亭亭的身上。「幸福工程」,這是王光美留給劉亭亭的最後一件事。劉亭亭於淚眼朦朧中,鄭重地應允了母親。

獨自成長,經歷坎坷

王光美是劉少奇同志的最後一位夫人,劉亭亭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童年的劉亭亭生活的無憂無慮,父母雖然忙於工作,卻從來沒有疏忽對他們兄妹三人的教育和愛護。

然而,一切的溫馨生活,都被1967年王光美意外接到的一通電話打破了。

那一天,有人匿名通知王光美,她的二女兒遭遇車禍,生命垂危。母親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讓劉亭亭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跟母親的分別,竟然長達12年。

而她自己的生活,也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突如其來的巨變。這一年,劉亭亭正值花季的15歲。

第二年,劉亭亭失去了繼續上學的機會,為了生活,她不得不進入北京一家工廠工作。莫名遭遇人生巨變,劉亭亭是茫然的。她涉世未深,身邊又沒有值得信任的人,生存的壓力肉眼可見。

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品性,劉亭亭天生就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繁瑣重複的流水線工作沒有壓垮她,複雜形勢的變化也沒有嚇倒她。劉亭亭沉下心來,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

1978年末,王光美終於安然無恙地離開了秦城。很快,她們母子四人團聚了。誰的人生沒有遺憾?一別多年,母親蒼老了,兒女們滄桑了,而慈祥的父親變成了家庭成員永遠的回憶。

王光美是新時代的知識女性,面對支離破碎的家庭,來不及悲傷,她首先想到的是恢復孩子們的學業。時間可以被耽誤,追求知識的腳步不能永遠停滯。

留學深造,事業有成

劉亭亭的前半生,是不幸的,她在最需要父母關愛的階段被迫與親人分離。然而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是王光美和劉少奇的女兒,繼承的不僅是基因,還有革命者的優良血統。

而讓王光美驕傲和欣慰的是,劉亭亭憑藉個人實力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大畢業後,劉亭亭的學業繼續前進。八十年代,她又獲得了進入全球知名學府哈佛大學商學院深造的機會。

有機會再次回到學校,對劉亭亭來說,是失而復得的驚喜,她倍加珍惜這樣的機會,幾乎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了鑽研學術上。和其他學生相比,劉亭亭沒有年齡優勢,但這並不妨礙她以優異的成績問鼎校園。

出國留學,是早年王光美未竟的願望,劉亭亭替她實現了。畢業後,劉亭亭暫留美國工作,也是王光美的意思。畢竟,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劉亭亭所學專業更需要在先進的社會體系里加以實踐。

當然,報國心切的劉亭亭並沒有在美國停留時間太長。八十年代末期,劉亭亭把事業重心轉移到國內,並在香港主持成立了兩家大規模跨國公司。

受到母親王光美低調做人的影響,劉亭亭多年來埋頭於實業報國。對於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遭遇,她和母親鮮少表態。

晚年的王光美做過最高調的一件事,就是對女性扶貧計劃「幸福工程」投注了大量心血。感念同為母親的大愛情懷,王光美拖著久病之軀,為天下千千萬萬母親的「幸福工程」殫精竭慮,四處奔走籌集善款。

王光美辭世後,劉亭亭兌現了對母親的承諾,接棒「幸福工程」,繼續為貧困母親謀福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bac26b47636bea216e9503edd9ec7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