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那麼歷朝歷代的將星就是這部歷史上最耀眼的明星。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哪些將領能夠做到「戰必勝、攻必取」呢?又有哪些將領能夠做到一生沒有敗績呢?
先秦時期:九位
1、孫武: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生平未敗,但在看到伍子胥鞭楚王屍體之後,察覺吳國必不能長久,於是退隱。
2、吳起: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人。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平一十二,一生沒有敗績,可惜最終因在楚國變法,死於舊勢力的反撲。
3、趙奢:趙國邯鄲人(今河北邯鄲),趙武靈王之子,戰國後期趙國名將,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同樣一生未嘗一敗,但閼與之戰後身受重傷,不久後病死。
4、樂毅: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5、白起: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敵軍上百萬,被封為武安君。一生歷經近百戰,未嘗一拜,是真正的百戰百勝之將。
6、王翦:關中頻陽東鄉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其在秦國平定六國之中立下赫赫戰功,秦始皇尊其為師。同樣是生平未嘗一敗,不過王翦用兵以穩重為主,不如白起戰法經驗,也不如李牧那般靈活多變,甚至不如兒子王賁的戰法出人意料。
7、王賁: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將領,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同樣未嘗一敗,以水淹大梁之法滅魏而威震天下,可惜英年早逝。
8、蒙恬:祖籍齊國,秦朝著名將領。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同樣是生平未嘗一敗。
9、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王翦的天生之敵,然而兩人卻從未交手。同樣一生未敗,卻因趙王中反間計後被殺。
以上九位當中,雖然都是生平沒有敗績,但大多只指揮過幾場或十幾場戰爭,只有吳起和白起兩人,才真正算得上百戰之將。此外,孫臏雖然也曾不敗,但畢竟是以謀士身份參與的戰爭,因此未歸於此類。
兩漢:五位
1、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劉邦手下唯一一位一生沒有敗績的將領,而且「連百萬之兵,戰必勝攻必取」這句話正是漢高祖劉邦形容韓信的。
2、周亞夫:沛郡豐縣人,西漢景帝時期的軍事家、丞相,最著名的一戰就是三個月平定「七國之亂」。同樣是生平沒有敗績。
3、衛青:河東平陽人,西漢武帝時期名將,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
4、霍去病:同樣是西漢武帝時期名將,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從時期歲初次征戰開始,歷次征戰沒有敗績,可惜年紀輕輕因病去世,終年僅23歲。
5、班超:扶風郡平陵縣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投筆從戎之後,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魏晉南北朝:兩位
1、謝玄:陳郡陽夏人,東晉名將。謝玄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首先是挫敗了同為東晉名將名門之後的襄陽都督恆玄的兵變,接著又以少勝多打敗了當時威震天下的苻堅大軍,先後率軍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後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
2、高長恭(蘭陵王):祖籍渤海調蓨,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一說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每逢上戰場時都是衝鋒在前,因為心中擔心敵人見了他俊俏的樣貌心中不懼,於是便帶上一個鬼頭面具。後因「國事即家事」而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被後主高緯賜死,時年僅三十三歲。
唐朝:一位
唐朝名將雖多,但生平未嘗一敗的僅有李靖一人,李靖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極善用兵,長於謀略,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兩宋:一位
宋初名將不少,例如潘美、曹彬、楊業、李繼隆、折御勛、折御卿等,但大多吃過敗仗。潘美、曹彬一生沒有敗績,可惜跟隨趙光義北伐遭遇戰敗。
兩宋當中沒有敗績的,恐怕就只有岳飛一人了,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十次戰鬥,一生沒有敗績,可惜最終因趙構、秦檜兩人而被冤殺。不過《金史.王伯龍傳》中就記載「軍渡採石,擊敗岳飛、劉立、路尚等兵,獲芻糧數百萬計。」,如果記載為真,那麼岳飛也是有過敗績的。
明朝:兩位
明朝要說沒打過敗仗的,我印象中就只有徐達和常遇春兩人,其中徐達雖然有過小敗,但卻是先敗後勝,應該也不算戰敗。除了這兩位之外,似乎沒有了。
1、徐達: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先後大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攻破元大都。此後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2、常遇春: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軍中,年僅四十。
清朝:沒有
清朝將領雖然也不少,但要說沒打過敗仗的,的確是沒有。清初的名將多在與明軍交手中吃過敗仗,而清中期以後的將領對外作戰較少,且鮮有沒吃敗仗者。
元朝不太了解,就不妄言了。【一家之言,如有遺漏,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