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盛宴,跟著音樂繞地球一周!

2019-12-06     廣州越秀發布

2019爵士音樂節已經落下帷幕

十天的爵士盛宴

世界各地的爵士輪番上場

簡直是跟著音樂繞了地球一周~

草坪上

演奏廳內

大咖雲集

美國知名小說家菲茨傑拉德,上世紀20年代出版短篇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講爵士樂流行的年代,美國夢的艷麗浮華,踏著舞步在音樂之中為愛與希望旋轉……

步入第五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十天的爵士盛宴,世界各地的爵士輪番上場,簡直是跟著音樂繞了地球一周——這是廣州爵士的新時代麼?

(一)

十天的盛宴

——

美國黑人音樂是爵士的源頭,廣州這一趟世界爵士之旅,邀請美國爵士樂黃金家族馬薩利斯家族中的高貴騎士布蘭福德·馬薩利斯和他的四重奏作為開幕演出,美式Swing搖擺樂基調下發展出起伏跌宕出奇不意的變化,見證王道爵士樂的百年不衰的魅力。

布蘭福德·馬薩利斯

爵士開放日-

音樂廳奇妙爵士之旅

粵港澳新秀與前輩一起參加從早到晚的12小時爵士馬拉松;管風琴音樂會上,法式與日式爵士的浪漫碰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爵士手風琴舞曲與吉卜賽爵士風潮;蘇穆勒三重奏與倫勃朗三重奏展示歐洲爵士實驗的兩條路線。

法國手風琴舞曲Talk Show

西班牙蘇穆勒三重奏的鼓手

從內蒙古出發到達德國,穿越世界各地又回到中國的烏仁娜,攜手歐洲與中東的音樂大師,合奏出煥然一新的天籟之音。

烏仁娜

瑟西兒·麥克羅恩·莎芳

爵士的百年世界之旅,又重新迎來美國新生代爵士天后,三獲格萊美大獎的瑟西兒,回到美國黑人爵士樂的原點,畫上亮麗動人的句號。

(二)

爵士五周年

——

不知不覺間,廣州爵士音樂節已經到了第五年。從前身「星海爵士節」正式更名為以城市命名後,它就被注入並承託了更多的文化意義。「Made in GZ」這一板塊讓爵士樂這一個在原本在廣州處於流行文化邊緣的概念走近了大眾,很多本地的團體從酒吧、livehouse登上音樂廳的舞台,也走進了社區。同時,各位音樂人也把嶺南文化和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元素融入了爵士樂,不管是「學院派」出身的才子林昶編配的big band版《旱天雷》,還是吉他高手蔡劍原創的古風作品《赤壁之戰》,都讓大家覺得爵士離我們不再遙遠。

爵士節開放日

樂隊live秀

爵士節開放日,

大堂圍觀live演出的觀眾

除了首尾的幾場大師音樂會外,「爵色歐洲」等版塊也經常帶來驚喜。過往幾屆,來自荷蘭的印尼裔女歌手阿姬公主Boi Akih、塞爾維亞的「巴爾幹王國「(Balkanopolis)樂隊都是完美地把民族音樂結合在流行、搖滾、爵士的曲風中,最好地詮釋了廣州爵士音樂節的「無界」精神。而塞巴斯蒂安二重奏(Sebastian & Diego Duo)、卡納斯四重奏(Karnas Quartet)則展示了爵士的實驗性和前衛的一面。

倫勃朗爵士三重奏

貝斯手Tony Overwater

倫勃朗爵士三重奏

鋼琴手

今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除了秉承以往的傳統,還首次引入了」talk show」,以講述音樂史+示範演繹+曲目演奏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展示了被漸漸遺忘的法國文化瑰寶——繆賽特爵士和吉普賽爵士。」Made in GZ」的概念擴展到了大灣區,一場歷時五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醞釀了更濃烈的音樂節氛圍。閉幕式更是首次邀請到正當盛年的一線大牌加盟,我們的生活會因為爵士更多姿多彩,不是嗎?

音樂廳大堂,

前來爵士節打卡的觀眾

演出前大堂

啤酒女郎為觀眾提供啤酒贈飲

樂評人 陳靈偉

廣州爵士節邁進五周年,在注重殿堂大師的同時,也加重了自由探索新世界的意圖,無論是今年首創的爵士馬拉松,還是跨界人聲的新形態內蒙古世界音樂,甚至是壓軸夜的格萊美爵士新天后莎芳,都能給爵士樂迷以意料外的驚喜;一直參與關注的樂迷,也能看到這些成長,與此同時,廣州的爵士迷何嘗不是也在一起成長。這一點,從現場便可發現,樂迷的表現愈見成熟,他們鼓掌歡呼的欣賞點比從前更多更豐富。過往五年的細細播種耕耘,廣州爵士節踏踏實實地為本地爵士樂氛圍帶來生態的改變。

歌手烏仁娜與觀眾親切互動

樂評人 自在

這屆廣州爵士音樂節從開幕的傳統爵士樂大師馬薩利斯四重奏,到用全新爵士語彙表達自我的格萊美新天后莎芳閉幕演出,以及突破傳統音樂標籤以聲音喚醒人心的蒙古族歌后烏仁娜,整體上看,步入五周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已經完全深入了爵士樂所體現的精神內核——無界,以開放性的包容態度去跟全世界各類音樂和文化交流,會讓星海音樂廳甚至廣州這座城市的未來都有了更美好的前景。

秘密音樂會現場

樂評人 Canto

從當年一個形式比較單一的音樂周,演變到如今的多元接地氣音樂交流活動,是我今年看完廣州爵士音樂節最大的感受。無論是戶外草坪音樂會的嘉年華親子歡快搖擺、粵港澳爵士馬拉松特惠賣大包式的超長多款爵色音樂盛宴,還是秘密音樂會與優秀爵士新生代的親密聽覺接觸,都可以讓觀眾覺得爵士樂並不神秘,它就在你的身邊,這種自由與即興的精神,可以是你緊繃沉悶條框生活的鬆化劑。所以,五周歲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小朋友繼續和觀眾們歡快互動吧!

(三)

聽觀眾的感言

——

第一次體驗廣州爵士音樂節,來自蘇丹的觀眾Muhammed說,因為住在音樂廳附近,見到音樂節的海報,於是買票,第一次走進星海音樂廳;同樣是第一年來看爵士音樂節的觀眾李欣陶和青子,屬於音樂廳的古典音樂忠粉,也因為宣傳成功被「安利」……

五周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在不斷積累爵士樂忠粉的同時,也迎來越來越多新面孔。觀眾的構成更是十足「國際范」,本屆爵士節上,小編採訪到的觀眾,分別來自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等許多國度。

與天后莎芳同款髮型,

來個合影!

張小姐:

我第一次參加廣州的爵士音樂節,演出的高水平和高質量非常難得和出乎意料。我希望來年的廣州爵士音樂節能邀請更多這樣高水平的樂隊來進行演出,同時希望能夠舉辦更多的戶外演出,讓更多人去感受這種音樂。

秘密音樂會氛圍很神秘……

西萌:

連續兩年打卡廣州爵士音樂節,感覺今年爵士節的整體水平、活動設置各方面都更上一個台階。作為爵士樂迷,我覺得比較符合我的「胃口」吧,所以整個音樂節我買了六場音樂會,特別是馬拉松音樂會、西班牙蘇穆勒三重奏、荷蘭倫勃朗三重奏和巔峰之夜這幾場十分有收穫。爵士節步入五周年,希望明年再接再厲,邀請到有更好的節目和高水平的藝術家。如果一定要說有一點可惜的話,就是每次都是開車過來,免費的啤酒試飲從來不能喝!

布蘭福德·馬薩利斯

現身演前談

開放日上

觀眾與「音樂陪伴計劃」音樂家互動

謝小姐:

星海音樂廳舉辦這個廣州爵士音樂節會提升廣州的國際文化交流地位,越來越有影響力。請來的嘉賓很專業,觀眾的質素也非常高。希望以後有更多這種專業水平很高,同時價格又惠民的音樂會。

草坪音樂會,

就是這麼愜意!

Patty:

我連續五年都參加了廣州爵士音樂節,每年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年巔峰之夜,莎芳的聲音真的incredible(難以置信),去年請的格萊美貝斯大師羅恩·卡特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希望廣州爵士音樂節可以繼續辦下去,展現更多元化的爵士文化,這種格萊美大師一定要多邀請,可以提升我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

步入五周年

廣州爵士音樂節

圓滿落幕

讓我們明年再見~

文 | 麥榮浩、仲達之豬(除署名外)

觀眾採訪整理 | 廣州爵士音樂節志願者 袁語彤、朱清暉

攝影 | Tammy、廣州爵士音樂節志願者 蔡芷珊、程曦

素材來源:星海音樂廳

編輯:洪嘉琳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lhQ5W4BMH2_cNUgo_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