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興趣班相比,機器人教育有什麼不同?一起來了解一下

2019-09-30     阿童木人工智慧

現在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太多:英語,奧數,美術,舞蹈,樂器,體育……這些課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英語奧數之類的文化課;一類是舞蹈之類的興趣班。



近幾年來,孩子們的課程規划上,又出現了一門新鮮的課程——機器人課程。有人說,機器人課程其實跟傳統的興趣班沒什麼區別。

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與傳統的文化課和興趣班相比,機器人教育有什麼不同?

文化課VS機器人教育

在文化課課堂之外,老師會針對當天課堂講述內容,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當天回家完成,第二天交給老師批改並修改,完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每天都有新的課程,都有新的作業。所以孩子踏踏實實的遵照此流程,自然會學得很好。

那麼學習機器人教育呢?機器人課程要求孩子們動手動腦,使得孩子注重實踐、注重動手、注重過程,但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不等於提升創造力。基於創新意識下,結合動手實踐和探索才能真正喚醒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潛能。



孩子自己一個人折騰可能他很有天賦就創造了一個新事物,這是很酷的事情!但在我們生存的社會中,大多工作是以團隊為導向的。所以不妨在孩子鑽研一個新事物或在事物上做一些創新的改進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同時,善於與旁人或同伴交流或交換思想意見,尤其在遇到問題時集體的智慧不容忽視,在動手的過程中力求解決問題,讓他嘗試在一個小小群體中的協作中體驗到創造的樂趣,這樣更有利於幫助他把這股創造生命力持續下去。



機器人課程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積累的過程,這是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做到的!在機器人教育圈有這樣的一句話:「讀書好的孩子未必能有出色的創造力和動手力,但是能學好機器人的孩子只要認真學習,成績必定好!」這可是經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

興趣班VS機器人教育

有些人認為,孩子學機器人,只是孩子多一個興趣班而已。但是你應該知道,學機器人教育與普通的興趣班是有區別的!在阿童木創想家每次上課完成後孩子都會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講解及總結,回憶課堂中所學習的知識點,自然會加深印象。



而普通的興趣班,比如鋼琴、舞蹈等,孩子更是要經過漫長的學習過程才能見到成效,往往是家長給孩子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培養孩子但孩子卻難以堅持下來。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工作將被機器取代。從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到智能製造,所有這一切都在改變著我們的世界。相關調查顯示,現在在校學生未來將從事的工作崗位可能會有 65% 現在都不存在,這就意味著現在必須要讓孩子們做好準備來迎接。



在美國,機器人教育可是從娃娃抓起,在政府的號召下,機器人、3D印表機進入了學校;歐巴馬也加入了全民學編程的隊伍,寫下了自己的第一條代碼……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已經走上了學習機器人的道路,教育部多次頒布相關政策,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向科技特長生偏移,中小學階段開設機器人課程…….

孩子是一張白紙,充滿著無盡的可能和無限的希望,他們要的是家長和老師的點撥。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耐心而有方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你會驚訝地發現不斷出現的小奇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hL1hG0BMH2_cNUgAV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