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超火「鬆弛感」家庭,到底是什麼樣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2023-10-10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網絡超火「鬆弛感」家庭,到底是什麼樣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網絡超火「鬆弛感」家庭,到底是什麼樣子?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前段時間,一對情侶之間的溝通火遍全網。

起因是兩人急著趕高鐵,但越急越出錯,女孩手上拿的一袋水果忽然散落,滿地的水果讓女孩有些不知所措。

她趕忙蹲下身去撿,一邊撿還一邊給男友道歉。

誰知男友沒有說什麼,只是幫著她將水果全部收了起來。

撿完水果後,男友並沒有生氣,而是玩笑說道:

「你不用給我道歉,應該給水果道歉。」

說完,兩人笑作一團,原本緊張的氛圍就在輕鬆愉悅的玩笑中和平解決。

視頻下方,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羨慕。

無論是戀愛還是親子關係中,這種鬆弛感的氛圍都讓人心生嚮往。

有位網友說,她從小就生活在十分壓抑的家庭環境中。

媽媽遇事會責怪爸爸,爸爸也從來不會體諒媽媽。

記得有次媽媽開車在路上跟人發生了剮蹭,對方很兇,當時網友就在車裡,本以為爸爸到場後會保護媽媽,和對方爭吵,沒想到爸爸不分青紅皂白就先責怪一通,把媽媽說的一文不值,最後又心疼車被撞。

總之,爸爸和媽媽吵成一團,網友也被嚇得哇哇大哭,最後是交警趕到,才平息了這場戰爭。

網友說,如果她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鬆弛愉悅的家庭中,那麼如今的她,一定也會懂得如何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

鬆弛感,在家庭中到底有什麼作用?

「有個從不掃興的父母是種什麼體驗呢?」

前段時間,這個話題刷爆全網,有網友熱心分享出自己和爸爸媽媽的相處,可以一起出去旅遊,不會因為價格而抱怨,可以一起吃燒烤,不會因為沒吃過而拒絕體驗,買錯了票不會被罵,而是會一起想辦法解決。

這其實就是來自家庭中的鬆弛感。

在一段家庭關係中,每個人都在努力構建穩定的情緒,互相作用下,每個人又都會把自己穩定溫暖的情緒帶給別人,從而形成溫馨愉悅的家庭關係。

1. 鬆弛感會讓孩子擁有幸福感

當孩子在愛和被愛的環境中長大時,他就會收穫源源不斷的幸福感。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小姑娘,大方開朗,樂觀自信。

她的爸爸媽媽總是喜歡帶她出去玩,露營玩水,抓魚看花,十分開心。

小姑娘從來不擔心考試成績差,因為爸爸媽媽會和她一起找問題,然後鼓勵她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做錯事不用怕挨罵,受委屈了也有爸爸媽媽撐腰。

所以我們總是開玩笑說,小姑娘是這個小區里最幸福的孩子。

這實際上就是鬆弛感家庭的一個特點,孩子會擁有很強烈的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也會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

反之,長久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孩子也會變得敏感自卑,這種影響不僅會只作用在小時候,反而會一直持續到長大。

2. 鬆弛感會讓孩子更健康

有句老說曾說,我們總是把最傷人的話,說給最親近的惡人聽。

也有不少網友說,父母給自己的愛,永遠都那麼深沉和壓抑。

前段時間,一位14歲初中生給媽媽做飯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小姑娘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飯菜,原本以為這會是頓非常愉快的午餐,沒想到媽媽錄著視頻埋怨女孩:

「你說,做一大桌子菜我們兩個人怎麼吃?」

有人說,那種窒息感和緊張感瞬間就撲面而來,也有人說,隔著螢幕都心疼小姑娘。

其實,在穩定且輕鬆的家庭環境中,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

快樂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生活在鬆弛感的家庭中,孩子一定是幸福快樂的,而這種從家庭中獲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會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也更有勇氣面對困難。

如何在家庭中建立這種「鬆弛感」呢?

鬆弛感簡單理解,其實就是穩定溫和的個人情緒,想要建立這種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爸爸媽媽就需要積極主動地去做出一些改變,從而去提升家庭中的幸福感。

1. 想要鬆弛感家庭,爸爸首先要愛媽媽

「我的爸爸很愛我,但是他不愛我的媽媽。」

有位網友如是寫道,在他的話語中,爸爸對他總是和顏悅色,有求必應,但是爸爸卻不愛自己的媽媽。

他總是冷冷打斷媽媽的講話,指責媽媽做事不認真,埋怨媽媽做飯難吃,一點小事兩人就能吵翻天,很少能心平氣和坐下來聊聊天。

我擁有很多的愛,但實際上我並不快樂。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同樣的困惑,這樣的愛並不會讓他們覺得快樂,只會覺得壓抑。

真正擁有鬆弛感氛圍的家庭,爸爸一定要愛媽媽,媽媽能和爸爸撒嬌,也能和爸爸說悄悄話,遇到問題時,媽媽會求助爸爸,而爸爸也會毫無道理的去偏袒媽媽。

只有在父母相愛的環境中,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鬆弛感和幸福感的家庭。

2. 想要鬆弛感家庭,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

真正能讓孩子放鬆的父母,一定是懂得彎下腰,去認真注視孩子的目光,傾聽孩子的聲音。

用「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代替「我告訴你不要那麼做。」

用「你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東西」代替「這個顏色不適合,選白色。」

用肯定式的語氣鼓勵孩子,用詢問式的言語尊重孩子。

當父母學會尊重孩子時,孩子才會更容易敞開心扉,在你的面前去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做一個真正的小孩兒,而不是單純為了討好你。

所以,想要建立鬆弛感氛圍的家庭環境,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

3. 想要鬆弛感家庭,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脾氣

發脾氣就像是釘釘子,每和別人發一次脾氣,就像是在別人的心裡扎一顆釘子,當你道歉後,釘子會被拔掉,但心上留下的孔卻很難癒合。

所以,在一段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中,成年人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常有寶媽深夜崩潰發文說,今天我又沒控制住自己,朝孩子發了脾氣。

很後悔,但是控制不住,想想孩子那麼愛我,真是不應該。

實際上,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就像是對孩子設置了一道門檻,當門檻足夠高時,就會在父母和孩子心裡形成一道隔閡。

孩子不會在親近總對自己發脾氣的獅子,而父母也不知該如何開口與孩子溝通,久而久之,裂痕越來越深,親子關係也就變得難以修復。

我們都喜歡生活在情緒平穩的家庭環境中,父慈母愛,孩子也會被無盡的愛和安全感包圍,這種由父母為孩子構建的心靈避風港,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fec23b6491d3021ac9a6ccc422d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