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迎來「喜劇風」,在線音頻平台成喜劇新陣地?

2022-05-06     深度文娛

原標題:喜馬拉雅迎來「喜劇風」,在線音頻平台成喜劇新陣地?

近日,喜馬拉雅「愛逗喜劇」廠牌上線了首檔明星車內唱聊互動音頻綜藝《早安,打工人》,該綜藝由白舉綱擔任「元氣喚醒官」,他在節目中化身驚喜司機接送不同明星上班,期間艾倫、高瀚宇、柳岩等多位明星作為「元氣乘客」加盟節目,並在乘車期間分享自己的歌單和故事。

喜馬拉雅平台對「愛逗喜劇」廠牌的推出,為在線音頻平台的內容題材創新打開了大門,也讓喜馬拉雅對於年輕人群體的主動狙擊表現地更為明顯。同時,在線音頻平台對於泛喜劇內容的聚焦,在使年輕用戶群體產生共鳴之餘,又進一步打開了音頻市場的想像力。

喜馬拉雅迎來「喜劇風」

專業喜劇人和跨界喜劇人紛紛入駐

對於喜馬拉雅平台而言,喜劇已經成為了其內容布局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近期的「愛逗喜劇」廠牌推出之前,喜馬拉雅便早已上線了多個喜劇播客,喜劇播客在上線後,憑藉趣味和深度並存的音頻內容,讓聽眾能夠通過音頻節目感受到喜劇內容的豐富魅力。

當前在喜馬拉雅平台中,多個喜劇廠牌和喜劇人已經開設了播客。如笑果文化開設了喜劇播客《車間訪談》《喜劇生活漫談》,單口喜劇演員劉暘教主開設了播客節目《無聊齋》,臧鴻飛和池子開設了播客《這一天天的》,驚訝喜劇開設了《正經叭叭》等,這些喜劇播客在開設後,持續輸出搞笑且貼近生活議題的高質量內容,對年輕受眾群體產生了極強吸引。

目前,劉暘的《無聊齋》播客節目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八千四百萬,評分也達到了9.6分,節目內容不僅限於喜劇行業,還涉及了對於多個不同職業類型的探討,也由此讓節目聽眾能夠在歡笑之餘,體會到不同的職業百態。而單立人喜劇創辦的《一言不合》喜劇播客播放量已經超過兩千萬,同時節目的評分也達到了9.6分,播客節目中對於脫口秀喜劇演員日常生活的真實展示也引起了眾多聽眾關注。可以看到,喜馬拉雅中的喜劇播客不僅能夠在內容品質方面得到一定認可,還能夠在聽眾群體中產生顯著的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專業喜劇廠牌和喜劇人之外,法律博主李浩源、TFBOYS偶像組合製作人黃銳等非專業喜劇領域的主播也接連在喜馬拉雅開設了偏向喜劇類型的音頻播客,為平台的喜劇內容再添一筆。

相比於傳統喜劇人,近期新開設喜劇播客的主播們呈現出了鮮明的跨界特點。如開設喜劇播客的李浩源最初依靠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走入大眾視線,他憑藉節目中在律師事務所實習過程中的專業表現俘獲了大批觀眾。而在喜馬拉雅開設播客後,李浩源選擇以自己拍攝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的經歷作為播客重點講解內容,並邀請了與自己一同錄製綜藝節目的其他嘉賓來到播客中,講解節目錄製時的趣味故事並展開探討一些法律問題,也由此使自己的播客與專業喜劇人的播客節目相比,在內容邊界方面得以拓展。

李浩源和黃銳等非喜劇人主播,他們在自己所屬的行業內已經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同時通過在節目中分享輸出輕鬆詼諧的喜劇類內容,讓喜劇播客在純喜劇內容的基礎上更具有知識性。而多樣化主播對於喜劇市場的進入,也使得喜馬拉雅平台中的喜劇內容生態變得更加完整。

從線上走向線下

喜馬拉雅喜劇播客俘獲大眾

當下,中國網絡音頻行業依然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21年中國網絡音頻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網絡音頻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超過300億,從2020年的123億至今,將完成一個巨大跨越,可以看到,網絡音頻的市場潛力正在持續釋放。在大眾注意力被嚴重瓜分的現在,依靠聽覺便可以吸收內容的「聲音經濟」,無疑已經成為內容產業爭相搶占的一個關鍵陣地。

艾瑞諮詢《2021年中國網絡音頻產業研究報告》

同時《2021年中國網絡音頻產業研究報告》還顯示,近幾年國內的中文網絡播客數量暴漲,並且在疫情影響下,具有陪伴感且製作成本相對較低,製作流程簡單的播客節目已成為了文化傳媒公司,尤其是中小型文化傳媒公司的重要選擇。而且播客相比於大型綜藝節目,在內容傳達方面更加依賴主播本人的價值取向,所以內容呈現也更為多樣和獨特,內容製作的空間和其所傳達的價值觀也更加開放,能夠擁有更多玩法。

艾瑞諮詢《2021年中國網絡音頻產業研究報告》

在此背景下,相比高投入的視頻形式,能夠完整表達情緒且投入較少的聲音形式,便成為了喜劇內容產業發力的重點。喜馬拉雅對於喜劇播客節目的打造,一方面達成了平台在喜劇熱潮下對「耳朵經濟」的巧妙發力,使喜劇內容能夠藉助播客在聲音世界拓展新的表現形式,以輕量化內容直擊年輕受眾,占據受眾群體的碎片化時間,並且還可以用更加便捷的內容傳達方式來和短視頻平台進行抗衡。

另一方面,喜馬拉雅的喜劇播客節目,也在為更多喜劇人的線下引流創造機會。如喜馬拉雅的播客生活節舉辦期間,便邀請平台主播到現場進行脫口秀表演,為更多喜劇人創造線下與大眾面對面的機會。

在線音頻平台

成為喜劇未來爭奪重點

近幾年國內喜劇產業快速發展,脫口秀節目和各式喜劇類綜藝節目層出不窮並斬獲眾多觀眾,期間多部如《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脫口秀大會》等喜劇綜藝收穫高豆瓣評分,更多喜劇人不再默默無聞而是走上螢屏轉而被大眾熟知。同時隨著大眾注意力的轉移,喜劇內容也逐漸從傳統的電視端走上網絡端,開始在短視頻、在線音頻平台進行布局,喜劇類內容的形式更加多樣。

在此期間,長視頻平台在喜劇劇場方面進行試水,如愛奇藝在2022年第一季度推出小逗劇場,劇場中包含李佳航、張一鐸等演繹的《破事精英》,秦霄賢、趙小棠等演繹的《瓦舍江湖》等多部喜劇類題材劇集。解壓喜劇的接連推出,更加滿足了平台中用戶的內容需求,為平台用戶帶去內容方面的新鮮感。

與此同時,喜劇廠牌也在向短視頻平台逐步進軍。笑果文化、德雲社等多個喜劇廠牌均在抖音平台完成入駐並先後進行了多次直播活動,在短視頻平台中掀起喜劇熱潮。

喜劇行業雖然在長短視頻平台已經進行了較為完備的內容排布,但不容忽視的是,行業競爭仍然激烈,尋找流量增量對於喜劇行業依然至關重要。於是,存在流量挖掘潛力和變現希望的在線音頻平台,便將會是喜劇內容行業後期爭奪的重點。而喜劇和播客的結合,也將使喜劇內容行業展開新一輪流量入口爭奪。

喜馬拉雅目前擁有著超3.5萬張喜劇類專輯內容,喜劇內容在平台中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內容分支,聽播客感受喜劇魅力也成為更多年輕受眾群體的選擇。但值得注意的是,喜劇播客形式的火熱也對喜劇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於喜劇播客較難收穫受眾的反饋,因此主播在抖包袱和輸出信息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對於節奏和內容密度的把控。另外在內容沉浸感方面,播客節目缺少畫面帶來的衝擊,單純的講段子雖然依然能夠傳達情緒,但是主播情緒的「感染力」卻被大大削弱,這對喜劇人也將是一種不同的考驗。最後,音頻節目的商業植入方面則較為單一,所以喜劇播客在內容變現層面則需要進行更多考量。

可以預見,喜馬拉雅未來在喜劇播客拓展方面將會走向一個量變向質變升級的過程,播客節目的受眾粘性,內容精品率將不斷面對著新要求。而構建起一個良性商業體系,也將是喜馬拉雅下一步需要考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e99de524d78e33de45dcd173eb9d1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