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樣做才能保研?成績是一方面,還要和這3類人打好關係

2022-07-17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大學生怎樣做才能保研?成績是一方面,還要和這3類人打好關係

以往大學生是「香餑餑」般的存在,不過大家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再加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多。

本科學歷的含金量也在不斷的貶值,大學生就業成為難題,而且企業還提高了就業的門檻,對大學生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大學生們為了能增加社會競爭力,在畢業後紛紛選擇了考研,據統計2022年共有457萬的大學生參加研究生考試,四捨五入相當於一般的畢業生選擇考研。

考研人數不斷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上岸的難度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生就把眼光放到了「保研」上。

但保研資格並不容易拿到,這3件事大學生們要做好

首先就是成績,只有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才有競爭保研名額的機會,至於成績要有多好,至少也要是年級的前十名。

如果大學生有掛科的經歷,就更是想也不要想了,所以大學4年,在學習這方面大學生一定要多用心。

其次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大學英語四級的證書肯定是不夠用的,這只是門檻,要想保研,大學生至少有英語六級證書,這樣保研成功的機率才會更大一些。

而且有的學校已經把英語六級證書作為保研的必備條件,甚至還有的學校會要求雅思和托福,英語能力大學生不要忽略。

還有就是大學生如果在學術上有顯著貢獻,也是會被學校重視的,這是大學個人能力的證明。

總的來說,大學生要想競爭保研名額,學生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一定要突出才行。

不過成績只是一方面,還要和這些人搞好關係

1、輔導員

高中的時候,每個班都有一個班主任,同一年級有好幾個班主任,但是大學不是,每個系或者院只有一個督導員。

而且輔導員一般情況下也不會經常出現在學生面前,有什麼事情都是在群里通知大家,這也讓很多大學生覺得輔導員是可有可無的,沒有什麼意義。

在保研的過程中可能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只要自己的成績好,保研名額就一定會屬於自己,建議大學生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非常的危險。

大學生的學習和綜合能力是保研的前提,但和輔導員搞好關係,會讓大學生的保研之路更加的順暢,而且還能提前知道很多的小道消息,能少走不少彎路。

2、專業課老師

大學的期末考試成績不僅僅有卷面分,還和出勤、作業完成情況,也就是平常的表現有關。

專業課老師決定了大學生的考試成績,如果平常表現分不高,即便是專業課考滿分,到最後可能也就是剛及格的分數。

所以一定要和專業課老師搞好關係,有必要的時候能幫你一把,不過也不要仗著和老師關係好,就不好好學習,自己不努力,老師想幫都使不上勁。

3、保研過的學長學姐

學生要想保研,從大一期間就要開始努力了,不過很多學生空有一身的勁兒,卻不知道往哪使,平白無故的就錯過了不少的機會。

這個時候「過來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一定要和成功保研的學長學姐打好關係,他們可以為你傳授很多實用的經驗。

不過不要複製學長學姐們的經驗,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和優勢。

大學生們不要盲目跟風考研

提升學歷確實對以後的就業有幫助,但是不見得每個大學生都適合考研,大學生要提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不要盲目跟風考研。

考研的過程是比較艱辛的,不然是很難上岸的,大學生如果沒有這份決心和毅力是不建議選擇考研的,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

另外考研與否也要根據專業來看,如果大學生的專業,畢業後從事的是技術崗位的話,其實考研的意義並不大。

對於這類人才,企業往往更加看重大學生的個人能力,對於學歷的要求不高,本科學歷就是完全夠用的,倒不如直接就業積累經驗。

畢竟研究生畢業後也需要面對就業的問題,大學生從考研到研究生畢業至少需要4年的時間,能讓大學生的能力提升好幾個檔次。

所以在考研這件事上,大學生們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為了躲避就業而選擇考研,最終也都是要走向工作崗位的。

話題討論

對於保研,你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b4d95b34f2bd9e4cb93bf915727f4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