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劉備給劉琦玩的套路,分裂荊州

2019-11-28     我是王不二

在曹操揮兵南下,荊州北部面臨曹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荊州南部的主要防禦力量就是荊州故主--劉表的長子劉琦對戰江東孫權,此時的荊州可謂是內憂外患,險象重重。

劉表對劉備並不信任

建安六年,曹操從徐州進攻劉備。劉備戰敗之下前往荊州投靠劉表。

「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

對於劉備的到來劉表以「上賓禮待之」,還給劉備了部分兵力,以鎮守新野--荊州的北門防禦曹操,實際上劉表允許劉備作為相對獨立的軍事實體存在,對此,建安七年劉備在博望打了一個漂亮仗,表達自己的感激,不過,劉表其實對劉備很防範。

劉備「弘毅寬厚」但確實讓人看上去反覆無常,他和呂布、曹操、袁紹的合作很快告終,這讓他很難為人信任。當時很多著名的謀士如程昱、郭嘉都認為劉備不會終居人下。老於世故的劉表也是這樣認為的,並且劉表本人「雖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

劉備的到來對荊州的影響是劉表不願意看到的,「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這裡不但包括劉表的親戚諸葛亮,徐庶等在野名士,還包括荊州本地官員如--伊籍等,劉表最不滿的還有一件事,劉備清查「無籍」人丁,擴充軍隊,這件事等於坐實了劉表對劉備不會終居人下的看法,劉表部下對劉備的看法應該和劉表基本一樣。

劉表和部下不同的是,劉表招攬劉備的目的是防禦曹操而「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劉表的謀士及當地大族是降曹。《三國志》劉表的主要謀士---韓嵩、劉先,都在規勸劉表歸順曹操,還有劉表的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等當地家族力量。劉表死後這個戰略取向的不同導致了荊州內亂。

最有可能給接劉表未知的劉琮不是劉備諸葛亮一個陣營的人,劉琮對劉備也有戒心,從後來發生的只可以看出。

時劉備屯樊,琮不敢告備。備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官屬宋忠詣備宣旨。時曹操已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遣忠去。乃呼部曲共議,或勸備攻琮,荊州可得。

對於劉表死後的荊州走向的問題,劉備和諸葛亮肯定要讓劉表後的荊州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所以劉備和諸葛亮其實是完全參與了劉表立嗣之爭,劉備和諸葛亮的用心--有點險惡。

《後漢書•;劉表傳》劉表長子劉琦向諸葛亮求教;

劉琦嘗與琅邪人諸葛亮謀自安之術。亮初不對。後乃共升高樓,因令去梯,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表將江夏太守黃祖為孫權所殺,琦遂求代其任。

劉琦遂出任江夏太守,劉琦確實是聽了諸葛亮的意見自求外任。我們想一下諸葛亮這個策略在三國中的表現,爭奪權位而一旦離開權利中心,便很難再掌握中央權力,這在三國中屢見不鮮。

劉備,諸葛亮為什麼這樣做?

諸葛亮、劉備別有用心,促成劉琦外出掌握重兵擔任江夏太守,提升實力,以此激化劉氏兄弟之間的矛盾,最終分裂荊州,顯然劉琦外任後最大的受益者是劉備和諸葛亮。

歡迎關注 歷史料理師 我是王不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Sh3vm4BMH2_cNUgKH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