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一句話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你家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啊?
每個孩子都身負十八般才藝,好像不學各種興趣班,都無法和別人交談一樣。
家長們也非常熱衷於攀比,能讓孩子多學一些才藝,只要聽到你報3門,我立馬報5門的節奏!受苦受難的還是孩子們,每天忙得喘不過氣來。
之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則小孩的新聞,講的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分享的關於孩子上學學琴的經歷。
每天上完學校的課程之後,由父母接著直接去輔導班,回家後還要求孩子每天練琴練到很晚。
等完成所有的內容以後,還要完成當天的作業。雖然孩子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但是這位女孩的爸媽生怕孩子成績下滑,每天不間斷的帶孩子穿梭於各大補習班之間。
等孩子寫完作業基本上都到了晚上11、12點了,可是她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每天這樣忙碌的學習和奔波,幾乎快要把孩子壓垮。
在一個平常的日子,女孩照例上完了輔導課回家練琴,等練琴以後準備寫作業,女孩的媽媽讓孩子先寫作業,她去給女孩準備一些吃的水果。
媽媽切好了一盤水果,想讓孩子吃點水果再寫作業。
可是小女孩兒揉揉揉眼睛告訴媽媽:
媽媽我不想吃,我有點睏了,想先睡一會兒。能讓我先眯一小會兒,你過半小時叫我起來練琴好嗎?
媽媽點頭答應,看孩子很累的樣子:
「行,那你先眯一小會兒,半小時之後我叫你起來再寫作業吧!」
但過了半個小時後,媽媽再叫女兒起來寫作業的時候,卻發現怎麼叫都叫不醒,呼吸也很微弱,嚇得媽媽趕緊叫了120急救車把孩子送到醫院。
經過醫生的一番診治後,告訴媽媽孩子是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的血壓升高,產生昏迷的情況。
聽到醫生的話,孩子的父母也深刻的反思,確實是給孩子的生活排得太滿,讓孩子太辛苦了。
在文章的最後父母分享道:
如果不是女兒突然昏迷不醒,我們夫妻倆可能現在也沒有意識到,我們居然不知不覺的讓女兒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我們分享女兒的事情,只想給其他的孩子父母提個醒:孩子需要空氣,更需要休息!
通過小女孩學琴暈倒的這件事情,我們作為父母更應該注意什麼呢?
1、興趣班是孩子的興趣
所謂「興趣班」是孩子的興趣,而不是我們父母強加在孩子身上的。為了提升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我們的確可以讓孩子去學習很多才藝。
但報名的前提是孩子自己有興趣的情況下,而不是家長一味的強行讓孩子去學習。
就像文中這個小女孩一樣,每天除了上各個輔導班還要練琴,同時必須要完成日常的功課,這麼繁重的學習壓力,最終壓得孩子暈倒進了急診室。
這真的是所有的家長所想要看到的嗎?
2、家長要接受孩子的現實
家長朋友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但是也要建立在孩子自身條件的前提下。
如果孩子不擅長練琴,卻要讓孩子每天強行坐在鋼琴前面,不僅孩子痛苦,家長也非常辛苦,還要每天監督孩子完成。
所謂讓孩子培養興趣才藝,也是要考慮一下孩子的天分、才能,而不是一味的強行要求。
如果還子真的感興趣,不用家長多說,孩子自然會主動完成,難道孩子不想好嗎?
一味的這樣強制練習,不僅耗時耗力,而且還會讓孩子十分逆反,你確定這樣是真的對孩子好嗎?
3、要以健康成長為前提
對家長來說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 是學習成績優異嗎?
- 是各項能力出眾嗎?
- 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
相信很多家長的回答都和我一樣,孩子的身體健康、人身安全永遠都擺在第1位。
就像剛才新聞中介紹的那個小女孩,每天堅持練琴,還要完成日常的作業,高強度、高負荷的學習任務使得孩子喘不過氣來,最終進了急診室。
我們千萬不要像文中的孩子父母一樣,非得等到孩子進了醫院以後才意識到原來孩子竟然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
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相信比孩子的多才多藝更加重要。